棺奉移暂安。
鑫常在戴氏,咸丰九年五月初六卒,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奉安。
子女
长女荣安固伦公主,母庄静皇贵妃,咸丰五年(1855年)五月生,同治十三年(1874)十二月病死。年仅19岁。
长子爱新觉罗·载淳,母孝钦显皇后,即同治帝。
次子悯郡王,母玫贵妃,生于咸丰八年(1858年)二月初五,同日夭折,未命名。
嗣子爱新觉罗·载湉,本生父醇亲王奕譞,于同治帝驾崩后过继给咸丰继承大统,即光绪帝。
主要作品
清文宗爱新觉罗·奕詝(1831年7月17日—1861年8月22日),清朝第九位皇帝,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,[1]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,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,年号咸丰。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,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。[58]
奕詝生于北京圆明园,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被秘密立为储君。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,即位后便勤于政事,大手笔地对朝政改革。为了挽救统治危机,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。他任贤去邪,企图重振纲纪。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,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。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,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。同时,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、耆英等。处决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主持和局、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员耆英。[58]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,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。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。
咸丰帝在位十一年,于1861年崩于承德避暑山庄,年仅31岁。庙号文宗,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,葬于定陵,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