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跑去干团委的活了吗。
这几个部门,
李长青去地方后还都用得到。
酒桌上,李长青举起杯笑着道:“我说哥几个,我去支边,到时候找你们化缘,可别说不认识我。”
“那不能,兄弟们肯定全力支持。”
“好,那我干了,先谢过哥几个。”
一杯酒,李长青一口干掉。
其他几人一起作陪。
第二件事就是和同学们聚一聚,
老师宋明清的弟子很多,作为同门师兄弟,李长青自然要和他们多亲近,以后这些人全都会成为他的人脉之一。
说起来,
李长青现在自己的人脉并不多,还很简单,就是发小和同门师兄弟,
但简单却绝不普通,
未来这些人的发展都不可限量。
第三件事,
自己去支边,算是帮了学校的忙,学校总要有些说法不是?他找到自己的老师宋明清,说出自己的想法 —— 不是给自己要福利,是想到了藏区那边,万一遇到问题,希望学校能帮一帮。
宋明清表示支持,带着他找到院长。
院长也很大气,
“长青,你去支边,但还是我们人大的人,在外面遇到困难,学校肯定不会不管,你放心,去到边区,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打电话回来,学校这边一定大力支持。”
其实,支边干部在原单位 “要好处” 带去边区,已经算是不成文的潜规则了,
过去的人,或多或少都会跟 “娘家” 要点便利。
他们这些支边的,
在原单位会保留身份职级,只转组织关系和行政关系,不转户口和工资关系,实行双重管理,援藏回来后,原单位还要接收,并明文表示要提拔重用。
第四件事就是采购,
边区苦寒,
什么都缺,
李长青在京城好好采购了一番,
吃的、喝的、用的,只要是能想到的,都买上一些装进空间内,以备不时之需。
尤其是烟、酒、糖、茶,他预备了不少。
又到一年春季,京城某公园的迎春花开了,
李长青带着闺女、媳妇来踏春,
“同志,要不要拍张照片?”
一个挂着相机的照相师傅向他们招揽生意,
李长青想了想,
“照两张。”
李长青抱着闺女,钟小艾站在旁边,摄影师 “咔嚓咔嚓” 拍下两张照片,李长青让摄影师洗了三份,一份摆家里,一份送给爷爷,一份放在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