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泰斗给作词,再让林萧几人按照词来谱曲。
有那么多泰斗坐镇,一首主题曲本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,事实上,陈儒年和林萧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。
一边是浸淫几十年文字的文学泰斗,一边是国家音乐队,联合在一起,搞一首主题曲还不是手到擒来?
却不曾想。
双方信心满满交上去的答卷,直接就被导演柳志华一次次退回来修改。
最气人的是柳志华每次把歌曲退回来的理由还都一样,要么就说,陈儒年他们写的词,太晦涩难懂,年轻人看不懂,要么就是说林萧他们作的曲,太严肃,在传唱度上存在很大的问题,年轻人不喜欢……
最终在今天,矛盾爆发了。
陈儒年为首的文学界带头,林萧代表的国家音乐队,将矛头直指导演柳志华。
此刻柳志华在安抚众人情绪,林萧年富力强,可陈儒年年纪大了,要是被气出个好歹来,他可没法交差。
“陈老,您的词确实有底蕴,可我还是那句话,老气横秋,晦涩难懂,我们要站在年轻人的角度去看问题,林老师音乐队的编曲很好,但年轻人可能欣赏不来……”
“教育,从来不是高高在上。”
“陈老,林老师,二位的作品,艺术价值毋庸置疑。”
“但,《星火启明》不是给学者和音乐家看的,是给全国中小学生,乃至大学生看的。”
“你们可以骂年轻人不懂欣赏,但教育的意义,不正是让他们‘懂’吗?”
“如果学生连听都不愿意听,再好的词曲,又有什么用呢?”
其实柳志华是在给他们留着面子,他没有明说,陈儒年和林萧的词曲是在自嗨,是拿捏着姿态,自我欣赏……
“哼。”
陈儒年冷哼一声坐下,喝茶顺气。
林萧也没说话。
会议室的气氛就这么僵持着。
导演柳志华起身,平静道:“我去上个卫生间,回来咱们再慢慢商讨。”
柳志华以去卫生间的名义出去透气,再待在这里,他要憋死了。
柳志华一走,会议室就又热闹了起来。
“他就是不懂欣赏。”
“有必要向上级领导反映,让他们换个导演来,换个有文学鉴赏水平的。”
……
会议室外,走廊上。
柳志华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,抽了根烟,内心的情绪仍旧得不到排解,他现在迫切需要一个人倾诉。
柳志华摸出手机,给一个人打了电话。
电话接通后,那头爽朗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