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府?”
“此事说来话长,哼,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在太原郡,还轮不到这老贼指手画脚,吩咐下去,密切注意来太原郡的陌生人,尤其是京城来人。”
“是,公子!”
“走,去铸造坊看看咱们的大炮!”
“公子,那个黑炭头张正是员虎将,如果能被公子收归麾下,公子必定如虎添翼!”
“嗯,只是难啊,那人的眼里只有他那个村长……。”
……
一条宽阔的官道上,一支虎狼之师缓缓行进,马队在前,步兵在后,盔明甲亮,步履整齐,满脸肃杀之气,往来的商客行人见之,选远躲开,唯恐避之不及。
旌旗招展,彩旗飞扬之中,有一人异常显眼:此人身高八尺,身材高大魁梧,能有花甲之龄的样子,花白的胡须,花白的头发,眼角的鱼尾纹异常显眼,但精神矍铄,腰杆倍直,没有一丝老态龙钟之相,身穿黄色莽炮,发髻上一颗夜明珠褶褶发光。
有十二名年轻的将领众星拱月般将此人团团围住!
此人身后有一杆黄旗,旗杆粗壮,长三米,一个斗大的“杨”字随风飞扬。
在大隋朝,有如此阵仗之人,除了开国元老靠山王杨林还能有谁?
那十二名将领正是杨林的养子。
在杨林身后二三十米的队伍中,有一个手拿拂尘的公公骑在马上,周围有十几个侍卫模样的人紧紧跟随。
这人正是杨广身旁的贴身小太监曹正春曹公公,是杨广身边的的红人,在宫里,要面圣,先要过曹正春这一关,而曹正春又是个雁过拔毛的货色,因此,积累了万贯家财,据说,此人还在宫外秘密纳了几房小妾……。
曹正春此次是奉旨前往太原郡,欲降旨将琼酒定为御酒。
同时,杨广还赐了不少金银珠宝,不过,刚出宫门,这些珠宝就悄悄运进了曹正春的府邸。
而且,临来之前,曹正春受邀去了一趟丞相府,出来后,怀中鼓鼓囊囊的,脸上的笑意很浓,很浓……。
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曹正春这个钦差公公的护卫队被杨广免了,着令跟随靠山王一同前往。
靠山王杨林雷令风行,生活简单,连吃饭都与部下一样,从不开小灶,而曹正春则养尊处优,挑三拣四。
靠山王杨林根本不屑于和这个阉人同行,认为阉人没有男子气概,说话像个娘们,没事就翘兰花指,连撒尿都蹲着,想想都觉得恶心,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这些人却连“蛋蛋”和“棍棍”都不要了,还有什么礼义廉耻和仁义道德。
因此,靠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