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看了几眼,他们在村里真没见过活的外国人。
[这人怎么生得如此奇怪,头发焦黄,山鬼吗?]
[怪里怪气,看着怪吓人的。]
[京城百事通:许多胡商便生得如此模样。]
[山水旅人:天人所说的外国,难道便是这些胡人的国家?]
[有可能……但他们不是打过仗,怎么还能同出行。]
[还来看皇陵呢,他们也不怕啊。]
……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外国人不光不害怕,他们汉语还特别溜,比薛爷爷薛奶奶带着方言口音的普通话还标准,听得二老一愣一愣的,总忍不住去看那两个外国人。
定陵外有个赑屃驮碑,这里很多游客打卡,陵寝嘛,本来能打卡的地方也不多,薛皎一行也去打了个卡。
打完卡就往前走,走着走着,冯英就问了:“这个皇陵,怎么没那个什么殿。”
之前皎皎都讲了,说那什么殿是摆放牌位的地方,想想也是,皇帝那坟还修个什么地宫,也没坟头,后人来祭祀,总得有个地儿。
“裬恩殿。”薛皎说,“被烧了,被烧了……我看看……被烧了三次呢。”
“妈妈,你不是说,这个定陵,是最先被挖掘的那个陵寝吗?”薛珍乖宝宝,妈妈讲她从来不随便插话,听了一路。
薛皎:“对,据说本来准备挖长陵,也就是朱棣的陵寝cy,想找《永乐大典》,也就是明朝时候的百科全书,但不好下手,还没等开挖,定陵先自己塌了一块儿,就先开挖定陵了,然后大家都晓得,没搞好,后面国家就不让挖了。”
薛皎笑着说:“这是网上的传言,不一定真实哈。”
薛爷爷:“这后辈还怪孝顺,晓得替祖宗挡灾。”
一句话逗得大家忍俊不禁,旁边路过的其他游客听见了,也都忍不住笑。
边走边说,很快就下地宫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宫深入地下二十多米,里头倒不是说环境不好,就是整体建筑、氛围让人感觉不是很舒适,好在游客够多,人气够足。
地宫里也有好几个殿,也看到了放置棺椁的棺床,但棺椁当然是没了,只有一个空荡荡的棺床。
这不是重点,重点是,棺床上金井附近扔了很多钱。
还是薛珍眼尖最先看到的,指着上面说有钱,薛皎仔细一看,还真是钱,真钱,可以用的。
薛奶奶下意识掏荷包:“这、这是要给皇帝上供吗?咱是不是也要给。”
薛皎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