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,还是杀猪匠啊,怎么取了这么个怪名儿。]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[看来石灰真是个好东西哩。]
[咱村旁边有座石山,不长树不长草,种不了粮食捡不了柴,啥用没有,但我记得恍惚听谁说过一句,说那山上的石头,能烧石灰……]
[要是石灰真能制水泥,你们就发财了。]
[我去,那是座金山啊。]
……
赵大叔三两下和好水泥,嘲讽道:“现成的都和不好,还指望自己造水泥,天天抱个手机看视频,看出点儿啥了?不会还不听劝,你这叫啥,那个……”
“纸上谈兵。”跑进屋搬救兵的年轻人小小声说了一句,赵大叔点头:“对,纸上谈兵!你个赵括!”
“赵叔!”刚才跟周循一起讨论火炕设计图的年轻人跑出来救场,让赵大叔进屋看他规划的位置行不行,薛皎已经听姐夫说了,这位就是房主,徐家的小儿子徐明志。
等赵大叔走了,徐明志才拍着被训得耷拉着脑袋的“不听劝”安慰道:“阿耀,赵叔就是嘴上说说,咱们要盘炕,他觉得闹腾,还不是来帮忙了,肯定是看你面子。”
“不听劝”抬眼,眼圈都有点儿红了,“我爸说话也太难听了。”
原来是父子俩,难怪赵大叔一点儿情面都没留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明志又安慰了几句,赵耀就被哄好了,显然这人是头得顺毛摸的倔驴。
作为屋主加此次冬日盘炕活动的主持人,徐明志忙得很,没说两句话便匆匆离开了,赵耀在原地站了一会儿,红着脸走过来跟周循道歉:“抱歉,我态度太差了,你说的是对的,我不该不听你的。”
周循推了推眼镜:“还和吗?再试试?”
赵耀顿时来了劲儿,外衣一脱:“来!”
他没敢碰他爸和好的那堆,另起了个地儿开始和水泥,这次不是“不听劝”,是下铲子之前都要问周循一嘴,多不多,少不少。
来回问了几次,赵耀就暴露出话唠本性,也不管周循回不回,他自己咕咕叨叨说起来:“别看我爸凶巴巴厉害得很的样子,你们搞的这个新式火炕,他也没弄过,他以前跟人搭的火炕,是那种老式的,不用水泥、也不用水泥板,连红砖都不用,那什么‘炕砖’都是自个儿晾的泥巴砖。”
冯飒问:“那你们怎么不搞这种老式的,你爸有经验,拍出来的视频也有意思。”
“时间太长了。”赵耀说:“我也觉得盘老式炕拍视频更好看,问了一下我爸,那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