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合在一起,可以让用户们在家的时候,解放自己的耳朵,不用带着耳机就能随意欣赏到完美的音乐体验。
此时张珲和吴嘉瑞已经打开了isound样机,用ipod一代连上音频线,播放着里面存储的歌曲。
音乐开始播放后,二人用各种设备记录着整个空间音频实验室内各个角落,各个方向的音频数据,以检测isound最终的音效表现。
在陆泽的重金支持之下,全新研发出的isound终是不负所望,测试结果让张珲和吴嘉瑞两个技术骨干频频点头,很是满意。
各项数据表明,isound的音效表现,已经直追那些巨头音响品牌两三千块钱以上的产品了。
而陆泽给isound的初步定价才1299元而已,根据这个定价所组合的零部件,连那些高档音响成本的三分之一都不到。
之所以有如此好的音效表现,和【麒麟声学】的音频技术积累有很大的关系。
【麒麟声学】虽然是初创,但陆泽可是采购了很多音效技术,甚至还从泡菜国和米国挖来了不少技术骨干,起步点自然不一样。
更重要的是,陆泽为了这款音响,不惜研发成本,给【麒麟声学】注入了一大笔研究资金。
有钱有人,还有技术储备,isound当然就出生即不凡了。
可以说isound的优秀表现,陆泽的钞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,不然的话可没有这么快能研发出来。
当然了,这也和音响产品的门槛并不高有关,供应商那边也有不少现成的技术可以采购。
国产音响品牌,像漫步者、麦博等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。
只不过陆泽做得更进了一步,直接砸重金玩最前卫的产品。因为他一开始瞄着的就不是大众客户,而是能买得起ipod的那部分客群。
贪大求全要不得,更何况是新开的产品线。
开局能抓住一部分客户已经很好了,不能期望把所有客户都囊括在内。
所以isound这款产品才定价1299,相当于大众客户来说已经算是有点小贵了。
可对那些购买ipod的用户来说,这个价格完全可以考虑。
isound就是陆泽为这次发布会准备的意外惊喜,也是发布会的亮点之一。
除了isound之外,【麒麟声学】前段时间还开发出了另一款产品——ibuds。
也不用琢磨,就能明白ibuds自然也是有线耳机。
毕竟蓝牙的时代还没有完全到来,即使陆泽想做,整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