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】
只见陈宇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起来,屏幕上滚动的不是文字,而是一行行密密麻麻的代码。
直播间的观众全都看傻了。
【?????】
【这是啥?乱码?】
【不……不对!这是编程!卧槽,宇神还是个程序员?】
【这手速,单身多少年了?我一个专业的都自愧不如!】
陈宇神情专注,嘴里还念念有词:“写个简单的爬虫,定向抓取马文松发表过的所有文章、译著、论文……再写个文本比对的ai模型,接入国内外各大文献数据库……交叉验证,语义分析,查重率阈值设到10%……好了。”
前后不过十分钟。
陈宇敲下回车键。
电脑开始疯狂地运转,屏幕上的数据流快到出现了残影。
几分钟后,“滴”的一声轻响,一份详尽的分析报告生成在了桌面上。
“果然,屁股歪的人,根子就是烂的。”
他没有立刻发布,而是好整以暇地陪女儿看完了动画片,又哄着她睡着,这才慢悠悠地回到电脑前。
第二天一早,当无数人还在为陈宇和马文松的争论吵得面红耳赤时,陈宇的v博更新了。
标题简单粗暴:《致马文松先生——你甚至不愿意自己动笔写一个字》。
正文:
“马先生,你说我的诗是技巧的胜利,是站在了巨人肩膀上。
你说对了,但只对了一半。
我站的巨人,是李白、杜甫、苏东坡,是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。
而你站的,恐怕是ctrl+c和ctrl+v的肩膀。”
“你说艺术需要理论,但艺术的核心是真诚。一个连文字都要靠偷窃和粉饰的人,没资格谈艺术。”
“你说我不懂理论,那我就用‘理论’和‘技术’,帮你分析分析你的‘作品’。”
在这段文字下面,是一条长长的图片,内容正是昨天那份ai分析报告。
报告被陈宇做成了清晰易懂的对比图。
左边是马文松的“大作”,右边是国内外各种原版文献。
他那些引以为傲的译著,被扒出大量错译、漏译,甚至为了迎合自己的观点,恶意篡改原文。
他发表的几篇所谓原创现代诗,被发现核心意象和句子结构,原封不动地“借鉴”了某位小众外国诗人的作品。
他最得意的一篇文学评论,更是重量级,里面大段的论述,直接从一篇二十年前的国外博士论文里扒下来,连语序都没怎么改,就翻译成了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