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错的,谁不知道欧罗巴好?否则,黄贝勒一开始也不会讨了这个方向来发展,早就安于在通古斯挖矿。只是没想到,因为气候变化,绿洲消失,导致补给线中断,才被困顿在塔尔巴哈台。
如果说补给点还在,他未来五年十年内,是很想再往西走走的——当然,也要叫苦来索取更多的武力支援,这是必然的事,只是如今,谢使者的念头就让他皱眉了,“全弃了卫拉特的根基,一门心思往西走——”
“就算穿过中亚,裹挟了那块日子也过得苦的牧民百姓,壮大了人马,恐怕在欧罗巴也难安身,是么?”
谢使者也是料到了黄贝勒的顾虑,“毕竟,西方的火器也算精良,且补给至少比外来客要方便,他们的城堡,修筑得也扎实,人口也多,而且必然依附贵族,敌视入侵者——”
这都是切实存在的事情,而且,黄贝勒对于火器的威力,印象是很深刻的,他承认,以卫拉特女金如今这三瓜两枣,在欧罗巴恐怕没有什么胜算,即便闹腾出了一点动静,也难以持久。这和欧罗巴现在是否内乱,也是无关,哪个国家抽出一抿子人手,就能把水土不服的他们给灭了!
“倘若只有你们孤军远征,结果必然是不会太好,也等于是逼着你们去死——但,倘若我说,在欧罗巴有势力等着接应你们,也正在盼着一股身经百战的军队,来加入他们,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呢?”
“啊?!”
“啥——”
这一路说下来,越发困惑和紧张的气氛,最终,随着谢使者的一番话,乍然间忽然就转化为了绝对的惊愕,除了早有听闻的黑子,不住点头之外,其余人无不惊呼出声,“在欧罗巴有人接应?”
“是!”
谢使者肯定地点了点头,“而且,并非是三两小民,而是一股浩荡力量——欧罗巴的农户也在起义,他们熟悉地理人情,也有血勇热心,更是和大汗一样,信仰我们买地的道统,统领也都会说汉话——虽然素未谋面,但双方的合作,是有基础的!”
本来相隔千万里,根本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,被谢使者这么一说,倒像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一样:又是都说一种语言,又是都信仰一种道统,陌生感一下就消弭了不少。至少,合作听起来不再是那么天方夜谭的事情了,本身,陌生人之间也就是因为互相说话听不懂,或者说所思所想不一样,感觉不可能联手,但既然这两个障碍都已被解决,利益也是一致,那——
黄贝勒和阿敏等几个心腹,交换了几个眼色,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心动——这汉话越是流利的,就越能投入到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