额,对东非来说是非常宝贵的,因为除了这个途径之外,他们本地的百姓,几乎没有去到买地本土的可能。除非不搭船了,改为陆路行走,但那基本上是没有任何人能完成的漫漫长行了。
“黑檀,对你妻子的观点,你是怎么看的?”
琅琅书声,在椰林中传得很远,挑着棉花往船上搬运的挑夫,排成了一条线,库房前方,一群土著已经在围着临时拉起的横线在凑热闹了:那是每年都要布置上几次的临时市场,等到盘库完成之后,货物就会摆出来,让这些腰包正鼓的百姓选购,他们已经相当迫不及待了。
热闹的人声,混杂着永不止歇的海浪声,令海边的环境还颇有些嘈杂,不过,对于在海上讨生活惯了的老海兵来说,这都是家常便饭了。徐明月和谢黑檀站在沙滩一角,眺望着远处那简陋的船坞时,徐明月便开门见山地发问,“你也认为,这是一个不值得报以期待,被惩罚和诅咒,被进化抛弃的地方吗?我们对斯瓦希里的百姓,不该有任何幻想?”
谢黑檀对她的发问似乎也并不意外,他黝黑的面膛上露出了一丝白色,那是一闪而逝的白牙——这似乎是个无奈的微笑,只是深邃的肤色让黑人的表情尤其难以捉摸,他摇了摇头,也很坦率地回答,“如果要问我的话,船长,我会说,谁做出这样的判断,那就是对我们的百姓太苛刻了——我们才刚刚从愚昧中脱离多长时间啊?
说白了,能把饭吃饱,吃好,才有几年?甚至可以说,现在麻林地和香美城,两个地方加在一起,日常饮食能够满足买地营养最低要求的,加在一起也不过就是三四百人而已!
其余人,连主食都只能吃带有毒性的木薯,还有能量不足的香蕉,玉米和土豆,尚且没有流行开来,更不要说充足的蛋白质和脂肪供应了。虽然西方的百姓也未必吃得有多好,可他们的水手,至少营养摄入要比我们的百姓充足些,他们生活的社会,生产力也要比我们更加发达吧?
生产力的差距,难道就只在工具、武器和船只上,不在人们的心里吗?我看,也未必吧。虽然我在买地,没有做过吏目,但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流民——他们从家乡来到买地的时候,难道就很聪明吗?”
这是徐明月无法反驳的论点,她点了点头,也承认,自己一开始或许想得太乐观了,“确实,聪明智慧其实也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,智力需要能量作为基础,大脑的发育需要能量,但落后的生产力,恰恰无法给所有人都提供最基础的能量,也就很难让出色的个体展现出自己的天赋。从起步到进入正轨,让出众的大脑可以脱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