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民族,买活军到非洲已经二十多年了,对麻林地施加强烈影响,也已经十多年了,怎么到现在还没明白,贩卖黑人,卖到最后没人可卖的时候,洋番会把他们掳上船,做最后一批黑奴?
他们并不是完全没有脑子,也不是真的愚蠢,就是脑后生了反骨,会毫不犹豫地为了很小的利益背弃自己的民族和国家,这样的人当然哪里都有,但这片土地上尤其地多,这是最无可救药的一点。我觉得大家也都明白——对非洲的援助是没有意义的,纯粹在浪费资源,这里的国家根本就不配,教不好!
都二十多年了,除了那些真正被掠去当过黑奴,又死里逃生,回到非洲的这批人,以及他们的后代之外。我们居然没有培养出多少可以信任的心腹!给他们丰衣足食,这些人也不会感激我们,反而有时候还会动起歪心思来——
尤其是那些斯瓦希里的奴隶贩子,我看,比起老老实实种田,他们还是更乐意去捕猎奴隶。现在,麻林地和香美城的政策,就让他们很不满意!如果弗朗机人愿意回来,相信他们会更开心!反正,种子已经带回来了,他们不需要买活军做更多了,除了来贩货之外,平时最好少管他们吧!”
这么长篇大论的牢骚发下来,德依娜像是也出了一口恶气,把几年来心里积攒的怒火完全发泄了出来,她举起杯子,咚咚有声地喝了大半杯水,抹了抹嘴,一不做二不休地说,“徐船长,你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进入非洲,麻林地和香美城都非常感谢你,但我还是要说,你把我们这里的百姓想得太好啦!这儿可不像是买地,你的那套逻辑,在这里行不通!想靠我们百姓自主牵制心怀叵测的洋番商船,这真办不到!”
徐明月、章量这几个吉非号上岸的船员,都听得嘴巴微张也有一些惊讶:当然,他们对于非洲的情况是熟悉的,德依娜提到的问题,也不是完全没有感觉,只是没想到情况会严重到这个地步,到了德依娜作为本土出身的高层,都看不起自己百姓的地步。
这也就让徐明月之前设想的,发动群众的思路,一下遇到了阻碍。仔细想想,德依娜说得也没错,徐明月的这套想法,完全是根据买活军在华夏遇到的情况来的,好像华夏的百姓,不管习俗上怎么愚昧,一旦稍微有了一点文化,和他们谈到利益的时候,也会变得精明起来。
作为自小在这样的社会中长大的徐明月,很容易地就认为,这是一种通行世界的道理,也就以此为依据来推演了,但现在她意识到,自己还是有些想当然了,国家和国家的差异,居然能比她这么个见多识广的老船长,所能想象得还要更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