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浪潮,一旦推动起来,就不是说谁要走,而是谁能留了——谁要走,甄别的是要走的人,谁能留就不同,大家都是要走的,甄别的那就是要留的人了!
如果没有特殊的根底,又或者是令人重视的能力,让人去开了这个特例,那么,即便逃过了这第一步,之后的手段陆续有来,或迟或早,这些不中她的意,在她心中被划为‘无用无害无能’的三无之人,总是会被她随意一念之下,便是一大批一大批地扬弃出去的。
只是说,倘若只是三无,并无其余劣迹,为人也较老实,那么扬弃的手段会较为温和,不过是让他们在京城存身不住,没有那些来路不算清白的财产可以继承,又无能力,迟早黯然离开,去到符合自己能力的地方罢了。
至于说这些心存恶念,身为潜在乱源,哪怕不用挑拨都要犯事的勋贵、官宦之后,那就比三无还要更高一档,乃是无能有害无用了,收拾他们的手段也会更加激烈,对谢六姐来说,不过是死得早死得晚,死在什么时候的问题而已——肩不能挑,手不能提的,丢到矿山去,能活几年?把他们送去矿山,一个是多些耗材,再一个,也是全了自己的声名罢了。这闯空门被就地格杀,说出去总嫌酷烈,流放苦役之后,还回不回京城,这种事又有谁会在意?
对大众来说,谁会知道这些恶徒是被买活军的人有意无意间钓出来的?甚至就是被捉了之后,也是模模糊糊,难以弄懂其中的关窍,有些二愣子傻乎乎的,被问出身时,都不晓得遮掩,直接就说了,还指望着自己的家门能换来网开一面的对待呢。殊不知,这是为自己家里人敲响了丧钟!
就算是有些心机,坏事之后,本能地遮护出身的,在通州也还有一道网拦着,以待遇好的岗位为鱼饵,在这些人之中还要再钓一钓:这也是情报局没有普及仙手机,情报员很难把各人的信息传递到经手人员那里汇总的关系,否则,照片一拍,对着认人就行了,哪里还要这么麻烦?
这么几道大网一拦,到处的鱼竿一设,京里的活鱼几乎都要被钓光了,可民间却是一无所知,街坊邻居传说起来,此事无非是京中人心浮动,乱象横生,趁火打劫者极多,很多人心急之下,也走了错路!?这些人步入歧途的原因,固然令人唏嘘,可一旦可能威胁到大家的安危,同情也就消失殆尽了,这正是渴望衙门用重典迅速恢复秩序的时候,所幸买活军也是不虚,反应及时,把城里的衙门已经统一捏合在一起,开始办事了,接连就处置了若干起劫案,这不是在百姓心中,和敏朝截然不同的精干形象,就立起来了?
别看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