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经在走程序了!
这一日,使馆附近的劝进人群,数目明显更多也更狂热,也不止茶馆,只要是能聚人讨论的场所,全都充斥了亢奋的议论声,甚至连花街柳巷,那些听柳琴听琵琶,听小曲的地方,如今都是琴住箫绝,越是饱学的花魁,谈到禅让,面上便越是放光。
甚而还有那等仆人突然袭主,或是子女和父母拌嘴的事情发生。而城门处,和急着入城的人潮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还有许多车马,也是急着出城——很显然,根据内阁茶馆部的推断:这些急着出城的人,无疑都是没有在联署折子上登名的!
这其中的道理,也是相当浅显的,没有登名,甚至没有收到登名邀请,也就意味着他们本来就是被放弃的一方,他们又如何敢在这样的时候,停留在京城内呢?
要变天啦!
这样的认识,固然是早已在一些权贵中形成了共识,但扩散到边军,就又用了小半个月,如今终于彻底蔓延到了民间,让暮色中整座城都为之骚动起来,所有人的眼神,都热切地盯着使馆的方向,等待着谢六姐的表演:这《禅位诏》也下了,《劝进表》也上了,接下来,该轮到你谢六姐出场了吧?
三辞三让,会怎么辞,怎么让,怎么劝呢?多少年来的老规矩,谢六姐又会不会遵循呢?这悬念,牵挂得众人都是昼夜难安,吃不下睡不好的,恨不得一觉起来,就见到了新皇登基的诏书,自打禅位诏书下达开始,这几日,一大早起来,头不梳脸不洗,先跑出去问报纸的百姓,那是大幅上升,大家早上见面,问的都不是‘吃了吗’,而是‘买到报纸了吗’?
“发话了!发话了!《买活周报》出特刊了!”
好在,这买活军的人,素来都是最讲究速度效率的,这不是,各家的《劝进表》,轮流上了之后,也不过就是一日夜的功夫,都没让多等,特刊应声而出,一看就是早有准备,跟着来的!
“《答复未帝禅让诏书并各方劝进表,接管敏朝领土治权并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若干表态》——这题目好长,不是!不是!六姐,六姐这是——”
“快人快语,居然没有辞让,这就算是把朝廷给接下来了?!”
“倒也是当仁不让!舍我其谁!那——她的登基大典,什么时候办呢?!”
第1151章 京城忧乱
“鉴于未先生的健康状况, 和本人极其强烈的退休意愿,以及敏朝缺少富有经验的治理者等事实,在双方友好商谈的基础上, 本人谢双瑶以个人名义,宣布暂代敏朝领土治权。在敏朝地方衙门及中央体制的基础上, 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