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我还以为你是打算让信王回来继位呢,不过,现在他是不是还在羊城港,没有北上?那你是准备自己接下这块吗?我也有点搞不懂了。”
谢双吉挠了挠脑门,“其实,如果要我说,我觉得信王继位会妥一些——信王在北地已经没有根基了,必然要更加倚重我们,他可以用我们的班底么!这样慢慢地改造北地,我们的手脚也能放得更开一些,这样过个十年八载的,等人手这边缓过来了,那就再禅让一次,我料信王那小子,也生不出什么野心来,翻不出您的手掌心。”
这也是在买活军吏目这里比较主流的观点,尤其是现在的部臣,在谢双瑶北上以前,多数都是这个态度:手可以插得更深一点,也的确有必要插得再深一点,但要说一口吃下,恐怕咽不下去,现在各处人手,都已经拉到了极限,陡然再多出这么一大块来,就怕真会出事。
谢双瑶并不否认这样的观点,事实上,在皇帝病倒之前,她也是同样的看法,只是皇帝这一病,实在是影响太大了,她现在需要的其实不是分析这些替代方案的利弊,而是一个简单粗暴的结果。
她说,“我不管是信王还是六皇子,也不需要什么论据,现在我想听你们俩就老老实实,从心底给我说一句你们自己的判断,直觉就行——你们俩觉得,如果换一个大脑来执政,不管是谁,哪怕是田任丘和西林党的联合也好,就说结果——他们能做到皇帝之前做的十成不?”
这个问题,一下让使馆宽敞的办公室陷入了沉默,谢双瑶双肘撑在高高的公文堆上——这叠东西也是她西行这段时间送来的必须在短时间内看完的公文,也是她稍后的工作内容,是的,谢双瑶刚长途奔袭回来,但她还一天都不能休息,今晚甚至还要加班到深夜。
但这都无所谓了,这些可以之后再去绝望,现在,她撑着脸,望着两个下属,等待她们的回答,随着沉默的无限延长,以及那两人脸上逐渐浮现的,带了点心虚的挣扎,以及那要点却真的点不下去的头——谢双瑶认为,不用再说什么,答案也很明显了,而且这是她最不喜欢的答案,差不多是最坏的预感成了真:能完全取代皇帝功能的人或者说执政班子,的确并不存在,没有一个皇子能起到这个作用,包括信王也不行,甚至信王是更差的选择,因为他已经演示过一遍了,证明了他根本就不适合做个皇帝。
哪怕连起到八成作用的替代品,恐怕都不存在,甚至,更差的结果可能是,连五成的作用都没起,在新旧两党的合作中,伴随着内斗和互相污染,新党会被旧党同化,而旧党缺少制约之后,再也无法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