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把,俺们老陕的汉子可干不出操起筷子就上桌吃饭的事!”
从川蜀通过五尺道进来,已经是一条很难走很艰险的道路了,这些夷人想不出还有人能从更远的地方过来,要走多久的路——他们想这灾难一定是很大的,因为据这些人说,他们去川蜀要走的路,也没比五尺道好多少,他们是要先后翻越两座大山脉,才能进入彩云道,再通过另一座大山脉,往安南去。就是壮汉也未必吃得了这个苦,靠双脚他们足足要走上近三个月!
但即便如此,汉子们好像也认为,这条路是可以走的,大概是因为别的路更加完全走不了了。他们也带来了很多关于陌生的北方的,全新的消息。
“川蜀还好,没有受灾,你们彩云道的气候也不错!很湿润,草木也都茂盛,走在这样的路上,至少还有东西可以吃!有柴可以烧火。”
其余道路呢?沿路的情况自然和这条路线没得比了,汉子们说今年的情况,一点也没有变好,还比从前更旱,旱到金豆子都种不出来,连牧草都没以前那么好种,羊都养不活那么多,也别说卖毛线了。
“我们那还有些地方,八月就下了雪……有些地方一整年没有下一滴雨……今年奶制品也是大减产,价格涨得非常厉害,草原的日子也不好过。”八月下雪是什么概念,这不是生活在彩云道的夷人能想得出来的,因为他们这里没有种植季节的概念,并不知道五月春耕的地方,八月下雪往往就意味着一整年绝收,但从语气中,他们大致可以辨别出事态的严峻,原本悠闲的神色,也逐渐收敛了,站直身子望着陌生的远客,不知该说什么才能缓解他们的忧愁。“那……那……那你们吃什么那?
“吃存粮呗!现在还有些,还好前些年气候还好的时候,各家各户都存了不少!”
反而是这些陕客们,大概是已经忧愁得够久了——这条极其艰难的‘三山通道’,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天赐的救命稻草,足够让他们满足了,他们反而显得振奋而积极,“天无绝人之路!天赐了我们黄来哥和六姐,这不是么,不就是翻山越岭吗,只要是有路走,俺们就把它给修通——就是干嘛!兄弟们,往前的路怎么修,给指个方向,俺们这就干起来!”
“不管昆顺走廊修到能通车的地步要多少年,我们先把走人的路给修出来——就不信了,豁出一条命,还能趟不通一条活路!兄弟们,旱涝保收,产白米的好地,可就在前头了,只要再翻一座山!你们说,这条路修不修!”
“修啊!”
“干起来啊!”
这些汉子们,往手上呸呸地吐了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