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前的仙画,还是有帮助的,其中不少仙画的配乐,倒是相当动听。
《红楼梦》的配乐套曲,《三国演义》的《浪淘沙》,《西游》的《敢问路在何方》,都令人眼前一亮,觉得比仙画本身,要令人喜爱太多了。便是《好汉歌》,抛开故事不说,只说旋律唱腔,也是精品,只是叶瑶期和张宗子基于个人好恶,强烈反对传开此曲,估计还要等第二轮的专家意见了。
“一个是阆苑仙葩,一个是美玉无瑕,若说没奇缘,今生偏又遇着他——”
这首《枉凝眉》,便是叶瑶期未曾精于音律,也觉得极为动听,而且,她认为这样的音乐,取戏曲之长而无戏曲之短,拿昆曲比较,一样是有些捏着嗓子,调子婉转,但速度要更快一些,而且,字和字之间,拉长腔、一字三叹的回环调,已经没有了,总体的节奏,快慢得当,比昆曲快,又比一些后世的音乐要慢,是一种很舒服的速度和板子,听了令人心旷神怡。
更好之处,是它的伴奏,配器可以非常简单,也不会损失魅力——就只用二胡配器,唱着也能好听,叶瑶期认为,这就很适合灌注留声机‘唱片’,在本时代流行开来,也减少了买地发明留声机,却一味播放西洋乐曲的尴尬。
“好哇,第二批专家还没开始评审,咱们的工作就有一点小结果了!”
张宗子并非嫉贤妒能之辈,也不怕叶瑶期抢了他的风头,反而因为在仙库时间久了,定都大典在即,又知道外面必然有许多热闹,很想外出溜达,巴不得叶瑶期表现优异,能取代他做总组长,他当个顾问,能够两边乱窜——虽然这念头难以成真,但不妨碍他把叶瑶期往上拱,对叶瑶期的这个提议,他兴致勃勃,非常支持,当即往上呈报,又很快得到批复:准挑选《枉凝眉》类乐曲,重新配器演唱,灌注一张《名著金曲》的唱片,分发往各留声机买家处,作为华夏金曲,第一批免费赠送。
看来,六姐也不喜欢西洋乐器占据华夏留声机!他们也算是把到了六姐的脉搏,迎合了上意!
罔顾事实,一味媚上,这自然是不可取的,但大家志同而道合的时候,能揣摩到上峰心中最要紧的关键,这无异于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,张宗子还好,他不是第一次在工作上得到嘉许了,对叶瑶期来说,却是初试啼声,一时间欢喜无尽,心中满是干劲,对于定都大典是否能够参与,都不计较了,满心里只有自己眼下的工作。
既然知道六姐之意,是要让本土的文化,占据主流,因为音乐上相对是最弱项,故而派他们查缺补漏,因此绞尽脑汁,日夜都在这事上用心,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