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有的,只是情报来源,互相印证,多多益善,他们也不怕收到重复的线报罢了。”
“只是我这里,既然想到了这一点,那便该把心思放得更深,就算是一样的消息,也要别出心裁,多找一些解读的角度,更要从我特有的社会关系之中,挖掘一些消息出来,也叫他们看到我的价值,世上事,要么不做,要么就要做好,我既然立心要为这社会的发展出一份力,那就要尽量贡献出我的能为来。”
原来,叶瑶期是去年起,便被情报局私下发展为线人的,她因为从小生长在买地,把买地认成了自己的家乡故土,对此地的感情特为深厚,并且由衷地希望,买地能把自己的好处,尽量多地往外散播出去,把不符合买地规矩的陈腐旧物,多消灭一些,就是一些。
有了这样发自肺腑的美好愿望,又从亲戚之中,汲取了不少信息,她从小就喜欢给衙门写信,抒发自己对于朝廷政策、报纸宣传的感想,并且提出建议,固然其中或有幼稚之处,但写信时所秉持的乃是诚心,同时,叶瑶期也参加了不少促进会,针对促进会的领域,亦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。
日积月累下来,她所留的信件副本,都能出两三个合订本了。而叶瑶期也引起了情报局的注意,经过长期且充分的接触,去年,她被发展为线人,也并不是要她去刺探什么机密,只是自此之后,叶瑶期的观察、感悟,在民间所收到的,她认为有价值的消息,情报局这里会收过去列为来源之一。
对叶瑶期来说,她写的东西从此知道确定是有人看了,甚至能成为上呈六姐的报道中的一部分,这就是最好的报酬,她本人根本不缺钱,也就拒绝了钱财报酬,当然,她也能想得到,就算没有有形的报酬,受到情报局的暗中关照,在她毕业之后,进入工作,她也会比别人走得更顺。对于这种好处,叶瑶期也就照单全收了,她所为的也不是谋身,而是怀有报国壮志,收到好处,也是坦坦荡荡,并无半点心虚。
年轻人志存高远,未必要放言立志,她的这些举动,家中亲长并无一人察觉,都还是把叶瑶期当做小女孩看待。张华清甚至还拿给叶瑶期裁新衣来哄她哩——因为时兴的圆裙,要露出光脱脱的小腿,和吊脚裤相比又更进了一步,叶瑶期之前想做一条长到膝盖的圆裙,就被张华清制止了。
直到他们家老太太穿了一条到膝盖之上的中短裤,张华清这才开禁,为了哄她,从茶馆出来,还带她去了裁缝店,额外又裁了一件香云纱的衬衫,给叶瑶期天热时搭配着穿。
自从这博览会开了起来,裁缝铺里,那机器都要踩出火星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