愉快的下午,他对于流行乐逐渐有头绪了,张宗子尤其意识到了一点,那就是随着留声机的自产,音乐类目中,纯器乐似乎会变得越来越小众,人声音乐将占据主流,当然,实际上就算在买活军崛起之前,敏朝就已经有这样的趋势了,流行的民间小调也好,北剧南曲的唱腔也罢,总是带词儿的调子,出名的戏班子,一旦公演,众人争观。就是饮宴时请的乐班,也越来越留心带歌女伴唱,不是评弹就是琵琶,少有乐师清弹而众人洗耳恭听的事情了。
这一点好像和欧罗巴的趋势还并不太一样,那边的乐班子还是以纯器乐为主,而且乐器本身发展得比华夏要更丰富,张宗子留意到一个突出的特点,那就是后世的音乐中,和声、复调比重极大,很多配乐他甚至分辨不出是什么乐器所做,这说明后世的和声乐器必然非常的发达。
而和声乐器就是如今东西方在乐器上的极大区别,欧罗巴的乐器中和声乐器较多,华夏的传统乐器多为旋律乐器,进而也影响了戏曲,戏曲配乐特点多为单调,复调很少,至少在此刻来说是这样,但张宗子不知道后世的发展中,戏曲配乐会不会也往复调的路子去走。至少在此刻,他听的那些西洋曲子,已经明显有复调特征了,所翻阅的曲谱中,多乐器合奏谱已经开始明确区分声部。
除此之外,还有所向往而迄今没有见到的西洋乐器管风琴,那是非常明确的复调乐器,也是华夏确然没有的极大型乐器,想想看,一架琴竟有一间屋子大小!要和庙宇建在一起!
张宗子对于管风琴,也是心向往之的,这算是他在现世中所好奇的东西之一,程度不比对天界的好奇低。这其中有个道理,便是管风琴是可以在本地造出来的,因为在西洋已经造过了。那么这就是一种可以复现的技术,至少从此刻来看,复调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,想要发展音乐——也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呢,复调乐器,这就是一种需要去发明或者去引入、去推广的东西。复调器乐的恢宏,以及在伴奏中烘托唱腔、营造气氛的妙用,是确然可以眼见的。
“嗯……除了作曲格式、曲调旋律之外,还有就是乐器的发展,这都是可以实实在在地去做的工作,且先不说难度如何……难度那是别人的事,我这里能想出办法就不错了,至少可以努力嘛,比起大家一门心思拍脑袋、等灵感,又要好得多了。”
至此,他感觉自己的工作开始有些眉目了,至少思路逐渐浮现出来,接下来挑选歌曲作为教材,就是比较具体的工作。张宗子先把自己的思路写下来,算是提纲契领打了个骨架,随后又暂从民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