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在眼里。”
高利贷方面的危险,大致排除了,把几张借条看过,又传唤了欠债的人过来,基本都是大学的学生,家底也都比较富裕,家教又十分的严明,这样的学生,寅吃卯粮的现象太普遍,一时钱不凑手,对外借个五六两,等到家里下一期生活费寄来了,补贴发下来了,立刻就能还上。牛均田见这些学生虽然年轻,但眼底都有青黑眼圈,面上虽然不说什么,心下却十分看不惯,忖道,“这些人都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,虽然并非个个的财政情况都和他们说得这样简单,但我料他们也没有杀人盗借条的能力。而且,现场有搜查财物的痕迹,柜门都是大开的,但我找到的那沓文书却没有被仔细翻动过,说明这个凶手,要么是十分细致冷静,要么就压根不在乎这些文书。”
“倘若是前者,他为什么不把吴生丢到井里头呢?吴生独居,没人来找的话,起码三四天才会被发现,到时候尸体都泡胀了,在凶手来说,总觉得这样做侦破难度会更大一些。一个细致,有静气的人,不至于想不到这一点。因此,我看他是根本就不在乎这些文书,那么其实情杀、债杀的可能性相应都弱下来了,或许……会是更简单的可能,那就是纯粹嗅到了风声,循着吴生有钱的消息,过来行窃,却被意外返回的吴生捉住当场,打斗间把他给杀了的。”
提出这条思路之后,再看现场的线索,便分明起来了:为什么柜子都被打开了,却没有指纹也没有血迹呢?因为是一个对吴生的情况并不了解的小偷所为,他不像是吴生曾往来的女子,会知道吴生在哪里收纳钱财,所以要到处搜索。是先搜钱,后在院子里遇到吴生,发生冲突,屋内的痕迹之中,这才没有血迹混杂。这样的人,当然对同意书和借条漠不关心了,他偷了现钱就走,难道还能用这些文书去获取什么额外的利益么?
“小牛,你是有天分的。”
听牛均田这样一讲,大家也都认为这道理是通顺的,便连张主任也频频点头,认为牛均田心中有数,梳理案子的能力很强。这会儿陶珠儿也从询问室出来了,递过笔录,喝了一口凉茶,苦得脸一皱,这才说道,“那些伦理派的朋友们,都问过了。有个叫冒辟疆的,吓得脸都青了,不过他提供了一条很关键的线索,他说这个吴生是很喜欢喝花酒的,曾多次主张借寒暑假到敏朝去喝花酒,尤其是我们取江南以前,也借回乡探亲、处理财产的方便,回去出入一些……嗯陪侍场所,就是那种并不直接提供服务,而是提供陪侍酒宴的勾栏。”
“六姐取了江南之后,就没有这样的便利了,我们买活军的活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