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行的,一举一动都显得克制优美,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分寸感,别看对船员组关怀备至、嘘寒问暖,但却依旧保持了一种不卑不亢、恰到好处的距离,让人不知不觉就意识到,有许多非分的要求或许不提也罢,就按照她们的安排行事,对大家都是最好。钱芳英心想,“那些洋番使臣,在自己的地方过惯了人上人的日子,就这样款待其实是最好的,客客气气地杀一杀他们的威风,叫他们知道,在买地要按买地的规矩来行事,免得他们到处游览时,还闹出笑话来了。”
她虽然有点缺心眼,但并不是傻子,正常人的好奇心还是有的,且还颇为旺盛,虽然从前在买地求学,也见到过许多洋番,但那多是西洋行商为主,头一次见到这样五花八门的洋番,也是好奇地频频看去,见他们犹自沉浸在对明轮船的震撼中,指指点点,拍个没完没了,甚至有些人当即就要跪拜,钱芳英的嘴角也不由得微微一翘,暗道,“不过,没准我也是有些多虑了,连我们买地的百姓,来到羊城港,都有大开眼界的感觉,这些人到了羊城港,岂不是和到了仙界一般?还有胆子惹是生非的,应当不多,规行矩步,处处小心,生怕惹人笑话才是常情。”
眼神掠过一个肤色发白,生得极高极胖的洋番,还有他身边那几乎只有腰带高,剃了一个月代头,穿着左衽大袖服,手舞足蹈着对献礼号指指点点的倭人,这场面实在滑稽,钱芳英几乎要笑出来——那洋番几乎是倭人的三倍大小!简直就是巨人和侏儒!真不知道这洋番是怎么能吃得这么胖的,他又该怎么和倭人聊天交流!这倭人和他说话,不用喊的,恐怕声音都穿不破肚皮!
不过还好,这会儿他们已经走过长桥,进入了欢笑的人群中,在众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和称颂中,被无数间接直接能扯得上关系的各方代表簇拥着,交接给了接待办:献礼号出发时极为低调,就连船厂内部都没敢办仪式,但不代表没人关心他们这一行,这不是,等他们成功到港后,所有的仪式都要百倍地补回来,急于给他们送上荣耀和表彰的各方衙门,各种促进会,还有其余船厂都要来讨教经验……除了航行任务之外,船组也不可能闲着的,钱芳英想去大工厂浏览的愿望,一时半会是达不成的了,他们有太多的讲座和表彰会要出席——这还都是公务,没算上私人请托的社交场合,想也知道,无数商人这会儿都想知道,这机械明轮船用在海洋航行上究竟有多少利润空间了——
“……后天是有两个讲座,大后天目前暂时没有安排,但也建议不要外出。”
光是这两天的行程就有十几项,张主任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