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风中残烛,覆灭或许也就在几年时间。他们……真能看到改朝换代的这一刻,眼见着京城迎来新的主人么?
若是如此、若是如此的话……那……南行或许也就不是在看热闹了,而是提前其余人,当先见识自己将来的统治者——尽管此行的性质改变,对于现实或许没有丝毫影响,可在这些厢军预备役的心里,他们对这一行已经不是单纯的期待,更多了太多复杂的心情。又是想去,却又宁可不去,反而有点儿患得患失的味道在里头了。
倘若……倘若沿岸的州县能顺下来,大家能完全依靠本朝自己的力量南行的话,那就是吃些苦,后勤上疏忽一些,也是甘愿的!
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,甚至,他们也能接受皇帝干脆就坐买活军的船走海路南下,虽然这样他们就去不了了,但这样的选择,似乎至少暗示了朝廷依旧还有中兴的希望,可以忍辱负重,承认自己的不足,就干脆不去摆那样的花架子,也能省下一笔开销来。可世事往往不能尽如人意,等待了近两个月之后,这些厢军收到了上级的通知,南下的行程已经彻底厘定,他们日后就要准备出发了,而虽然此行到底是谁在背后操办,此事众人都密下不提,可看着随通知下发的那张清单上熟悉的格式,他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?
——告众仪仗队后勤分部诸弟兄,远行在即,弟兄们当准备如下事物可便于旅程所用,能在xx、xx处购买……这都是南城的老百姓,当年药火事故之后,使馆组织的救灾队下发的小册子,就是这么个格式,半点没有差池!
第962章 金碧辉煌老牛拉珠玉琳琅破车
一候螳螂生, 二候鵙始鸣,芒种候,反舌无声。五月里, 天候转暖, 树木青头, 伯劳鸟的叫声隐隐约约地自河水两岸浓密的柳荫中传来,啾啾而鸣, 透着饱食的喜悦, 这时候也正是虫豸滋生,它们可以随处取食的好光景, 时不时地还能见到鸟儿们在柳荫枝头跳跃, 也让行走在树荫下那一眼看不到头,稀稀拉拉的队伍透了几分小心,几乎所有人都戴上了斗笠:出远门的旅人来说,这是离不开的东西,不但能遮阳挡雨,舀水扇风,而且还可在这样的时候为他们防范随时落下的鸟屎。不论是紧随着御舟船队护卫前行的三千精兵,还是陈列前后走得稀稀拉拉,穿着也多种多样,更像是逃难的六千厢军, 都少不得这么一顶大帽子。
只是,厢军的斗笠多是竹制,还有些用草帽充数,而正兵那一身行头却十分像样,斗笠上披撒着的红缨令人羡慕,再有居中骑马的将军, 他们戴的就不是斗笠了,而是铁制的高盔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