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,曹主任和扫盲班先生的轮流教诲,王老只怕还弄不清这谢皇帝和未皇帝的区别哩,从这点来说,他还是蛮感激这些买地的官吏先生的,只是这点情绪,不足以动摇他的决定,也不能让王老牺牲他极看重的利益,接下来多半个月,他上下田都留个心眼儿,在红薯粉作坊,也是竖起耳朵听人闲谈——
但,结果是让他庆幸且放松的,还好还好,这水泥厂虽然也让人议论,但也只是议论而已,村里人家暂还没人急切盼望它落户村里附近的,更谈不上说要为此去迎合衙门的政策,赚取政审分了。总的来说,这东西虽然听着好,但谨慎的百姓,也只是因此消灭了对于它的反感而已,现在倒没有什么人反对水泥厂落户巽山村附近了,要说欢欣鼓舞迫不及待地去争取,那还远不至于呢!
嘿!曹主任你没想到吧!本来挂来钓鱼的饵,这又没人上钩了!王老私底下不免也因此洋洋得意起来,为曹主任又一次遇挫而感到快意欣悦,甚至产生了一种胜利者的感觉:曹主任想方设法都要推动村里分家分户,甚至是换户去别村,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政绩,为了满足上头对村里分家率,以及人口比率的要求,追求的都是一个个的数字。但对王老来说,他捍卫的是自己的生活,认的是自己的死理:我不偷不抢,老实种田,税赋我也交足了,我就是不想分家,何错之有?就算是皇帝当面,也不能强迫了我去吧?我倒要看看你曹主任不下黑手、下死手,能怎么奈何得了我!怎么能把我这块碍事的茅坑石给搬走!
这样无声的对弈,自打曹主任进村实际上就没有停止过,曹主任基本上占不了什么上风,在分家这件事上,是不断的小心试探,不断的吃瘪,王家也是应对得吃力,得拿捏住分寸——曹主任也是在等着他们犯错呢,真要闹出什么事来,县里对付那些犯了事的地主,手段有多狠辣,他们也是知道的,所以王老也不敢被抓到什么把柄,冬天大家分果树苗的时候,他虽没被分到,但也没有去把他的霸蛮发作起来——
品味到这一点的也不止他,还有他老爹,自从水泥厂的消息传出来,就把王老叫去耳提面命,反复敲打,让他千万不能在这时候炸刺,就怕被曹主任顺水推舟、借题发挥,把水泥厂选址和他闹事联系在一起,借势逼着王家分家。到时候,村里人意见统一了,王家也不好抵抗的:虽然水泥厂不选址巽山村,村民们可能也不怎么在乎,但这得是因为上头决策,倘若本来选址巽山村,却因为王家闹事给搅黄,那就不一样了,本来可能是好事,因你家没了,那以后王家在村里可就抬不起头来了。
就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