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反驳——在占城港这里喝茶的航海士,大多都去过更南方的狮子国、满者伯夷,胆子大一点的,还试着往身毒处航行,寻找贸易机会,并且在笔记上定位了果阿——婆罗洲航线,明确了现在果阿还在弗朗机人的控制之下。
包括廖友福,也曾做过好几次这样的远航,大家都是精明强干、见多识广之辈,并非一无是处,只会煽动人心的梦想家,就算廖友福有满腹的狂思,却也不得不承认,朋友们说得有道理,如果前往袋鼠地甚至是南极洲,是一件简单的事,哪怕衙门不做,大海商也会做的,如果连海商都不肯沾手,那就要好好想想,这件事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危险了。
“回云县……回云县继续去上地理课么?”他自言自语地说着,将杯中沁凉的茶水一饮而尽,有点儿借茶浇愁的意思,“唉!我都这把年纪了,难道还要耐下性子来读书?”
“读书有什么不对的?咱们的航海业,不就建立在六姐拿出的地理课上?现在的海商家里,哪有不派子侄专修地理的?就是水手们也都知道,地理学得好了,洋流方向记得牢了,不但平安回返的几率更大,而且迟早会被提拔,吃香的喝辣的!”
“听说这几年间,买地那里又有不少地理教师毕业了,可以对外开班,现在,地理课也不像是我们南下时那么紧俏了,上课也变得方便了许多。十八芝的郑家,便送了不少心腹水手去云县上课呢。”
坐在廖友福一侧的好友辛定也是点头认可——占城港差不多算是南洋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了,这里是船只集散地,很多携带了传音法螺的船只,每每靠岸,水手都特别受到欢迎,大家争相请客,只为了问些传音法螺那里得到的新消息——远到漠北,南到身毒,让常人难以想象的广袤地域,却能凭借着传音法螺串联起来,让漠北的消息,一日之内便为占城港所知,这样的事情,不管过去了多久都让人难以适应,总是忍不住要啧啧赞叹传音法螺的神奇。
也是因此,现在,南洋这里也好,买地也好、京城也罢,世界上的信息传递,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双轨制:在传音法螺有分布的城市,大事传递得非常快,这些城市的居民,可以在一天之内掌握数千里外的大变化,哪里吹台风了,哪里受灾了,哪里有大喜事……这些消息在一天之内,便会在许多城市中传播开来,使得本地的居民消息非常灵通。
可是,这些消息要传播到他们附近的乡下去,那就要慢得多了,尤其是在一些新开拓的地区,还没有来得及修路,没有来得及铺开精细统治的网络,那么,这些乡下的居民,他们的消息灵通程度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