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,依旧聚居在一个村落,是较可行的办法,送信也好送,直接从鸡笼岛有船去辽东的,到辽东再中转就行了。通古斯打个大邮包过来,直送鸡笼岛,不容易寄丢,一年至少能保持一次来回通信。”
不要小看一年一来回,这还是有了邮政系统,不然的话,这么远的距离,十年八年能互相报个平安就不错了,甚至大妃带人南下的时候,大多数人都是做好了此生不再见的准备的。能通信那已经是意外之喜了,一年一封也好过没有啊!
听着狗獾的叙说,得知买地对南下女金人并无歧视防范时,大妃的眉头逐渐地舒展开了,可接下来,听说女金人抱团的安排,她的脸色很快又严肃了起来,“这么说,我们也得跟着去鸡笼岛了?”
狗獾早料到了母亲的反应,“那是自然的,您和大贝勒,到时候在鸡笼岛安排一个闲职吧,当然,也要看在学校期间的成绩如何,但不论如何,应该轻易是不能离开鸡笼岛的——到时候当然也不想着离开了,族人都在鸡笼岛上,自然不会想去别处。”
那也就是说,政治前程基本是没戏了,买地的新都城似乎是定在羊城,现在已经在大拆大建了,鸡笼岛虽大,但到底开发没有多久,还算是蛮荒之地,狗獾所说的女金村,或者是女金镇,就算建起来了,做个镇长、村长又有什么用?
内附的女金人以妇孺为主,所有人都很清楚,她们若要再嫁,肯定是嫁给汉人,之后也会夫唱妇随地跟随汉人,或者说买地百姓的习俗生活,生下的孩子也会以汉人自居——被降伏了的蛮夷,到汉地来生活,举目无亲,正是希望缔结援手的时候,还要招赘是没道理的,那么,除非后续能从老家带来相当的女金汉子,让他们内部婚配,否则这个村子就算建起来了,十几年、几十年内也会慢慢的式微,最终消失。这个村长能有什么好当头?
如果放到吕宋去,那还好说一些,至少意味着后续买地肯定支持他们运建州汉子过来,用女金人这个民族为核心落脚,和其余本地的番族抗衡,这样的族长还有个当头,现在这样的情况……
大妃的眉头紧皱着,“可千万别让她们知道还能通信,对外嘴严实些!她们若是知道了,定然会希望能和亲眷通信——你说带来的女子,有没有亲戚去通古斯的,这还用得着问吗?光是福晋就多少个了,都是大归回娘家的,她们的丈夫、儿子,不是去卫拉特、通古斯,就是回老家去,要是知道了还能通信,一定想去鸡笼岛,大贝勒是个老好人,他也老了,对自己前途看淡,半点没有雄心壮志,也是愿意跟着去做村长的,哼,这样的话,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