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次临时受命,北上参加谈判,对谢向上也是个难得的锻炼机会,谢双瑶等于是把整个谈判的细节都交给了他,总部只是给出了几句话的建议,其余都由谢向上一人操办,这是因为事发紧急,两地交通不便,而且辽东对现在的买地来说并不是战略重点,可以用这次谈判打磨一下谢向上这个重臣……
这是买活军有底气的表现,但,谢向上看到的还有买地人才的局促:这种谈判,己方其实都是应该自带智囊团的,敏、建都有现成的在谈判场外准备着,他却只能等京城的后续人员跟着赶来,这就是买地可用人手不足的体现。所以,还是要教育,要一边任用一边教育培养,广撒网才能在若干年后得到丰厚的收获,比起扩土,现在更不该浪费时间的还是教育,今天不做,或许明天也没什么不一样,但到十年、二十年后,那种缺乏就会显现出来了。
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心得,余下的才是对辽东漠北这些北部边藩的局势分析,现状报告,以及谢向上心目中可行的计划:
【建州把方向转去通古斯,不敢让主力回到建州、海西老家,是很聪明的决策,他们的人数现在被摊薄了,卫拉特、通古斯、南下、老家,四个方向的分流,在我的估算之下,去往各处的人口,多则十万,少则五六万,在当地还算是一股势力,但想要立足再发展,就一定需要有人予以输血——当然不是朝贡式的赏赐,而是给予贸易的机会,实则,选择和哪个部落的人做生意,这就是最好的输血了……】
【据我的观察,女金汉子坚韧,能吃苦,勇敢,也懂得服从,是比大多数非辽敏军更合格的士兵,边军这里的士兵素质虽然也不错,但统帅素质又有所不如,女金的多妻制,以及继承的灵活,使得贵族诸子从小都处在竞争的压力中,出人才的机会也更大……黄贝勒最精明,也有气魄,童奴儿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,见面不多,无法评价。换句话说,如果能消化好这批人才,利用好他们之间的族群联系,让女金归夏,还是很简单的事情,几万人落入汉文化的熔炉里,只要语言没有障碍,被同化几乎就是几年的事情……】
【一旦同化了,建筑起了国家认同,卫拉特就是我们介入西北边藩局势的一个大抓手,卫拉特对吐蕃以及其余鞑靼部,都有相当的影响力,而且该处的人口较多,文化也比较发达,不像是海西、野人女真、苦叶岛地域,仍然十分落后,直接派人前去垦殖就行了。在卫拉特我们的确需要一个长期代理人,率先渗透,那么将来我们拿下这些区域,再教化就会轻松得多。】
【就像是支持敏朝开特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