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岂是三言两语间,便能道个分明的?
而更让人感到肩头担子沉重的,还是李魁芝所折射出的问题,其实仍是买地目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中较小,甚至可以说是极小的一个,谢双瑶更多的心思,还是要用在思考以‘水攻大溪坳’为代表,在收服敬州时发生的一系列冲突事件,以及它所折射出的一个让人心惊的困局——
买活军,是否已有部分不可避免地掉落进了时代陷阱,并且难以挣脱,发生在敬州的战争,究竟是解放战争,还是争霸战争?
第636章 谢双瑶的地狱月(3)
要想掰扯明白这个问题, 首先应该给解放战争和争霸战争下一个定义,但似乎这两个概念,迄今还没有世界范围内的明确共识, 总之, 至少在谢双瑶这里,她认为,是否是解放战争,还是要和生产力挂钩——为解放被压抑的生产力而发生的战争, 可以被定义为解放战争, 而在现有生产力框架下,并不抱着改变生产关系目的, 只是为了扩大政权,统一、扩张国土而发生的战争,就可以认为是争霸战争。
当然了,这仅仅是最重要的区分而已,还有一些如影随形的细节,也算是跟随着谢双瑶这一代人成长起来的基本印象了:解放战争的道德标准往往是比较高的, 至少要遵守《日内瓦战俘公约》, 同时, 解放战争的目的是解放,战争只是手段而已, 所以时常会出现对敌人的转化,同时也伴随了对新思想的传播——但不像是宗教战争那样,完全以信奉宗教的派别来甄选战争对象。总的说来, 解放战争的底线要比争霸战争高得多, 这些标准虽然不能决定战争的性质, 但却也相当的重要。
至于争霸战争, 也不能说就是一种负面的战争,谢双瑶可以随意举出许多比争霸战争恶劣百倍的战争:劫掠战争,一方向另一方发动的,不以长久占有为目的,而是劫掠粮食、钱财的战争;宗教战争,华夏倒是少有,但欧罗巴那块老打,九次十字军东征的历史里,写满了暴行与罪恶,还有对文物残忍的摧残,宗教战争的大背景下,往往伴随着宗教象征物的建立和毁灭,一座座教堂在信徒的愚昧和血泪之下建起,又在士兵们盲目挥下的兵器中毁灭。
除此以外,还有报复型战争:目的并非是为了占有此处领土,甚至不是为了劫掠钱财粮食,而是为了尽量杀害敌方的所有有生力量,甚至包括了老弱妇孺——这也是区分本世代主流战争(义战)与非主流战争(不义之战)最重要的一点,是否把杀伤对象集中在敌军身上。如果能够做到仅杀伤敌军——对自我身份有明确认识的敌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