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盏书屋 > 综合其他 > 买活 > 买活第313节

买活第313节(10 / 13)

弟不得不仔细考虑:如果将来政治氛围越收越紧呢?如果,以后打击的范围,从现有宗族中最大的一一家,扩散到了全部宗族,或者说扩散到了曾是大宗族子弟的百姓身上呢?

像是张宗子一族,虽然眼下似乎是融入了买地,但他们身上也始终带着绍兴张家的印子,这是一辈子都洗不掉的,倘若后续买地夺取天下之后,要进一步梳理人口,那他们便有被找后账的可能,虽然现在是说要查实了,但买活军的官府也是官府啊……官府的话,谁敢信实了,倘若有一天拿莫须有的罪名治你,你讨得到公道吗?

种种这样的顾虑,让很多老练的大户人家,还是想要换一个出身来迎接买地天兵——就算一样是有地的人家,但只要不是某地某家,再想追究前尘,想必也没那么容易了吧。而且,如此的做法,也是一举两得,还是在敏地这里保存了土地产业,不算是完全挪移到了买地那里去。即便是买地败落,族人还有田地在,依旧是有根基的。

这样的思想,不会在民间广泛流传,也很少成为百姓的谈资——这就像是后世的普通百姓不会关心大宗期货交割价格一样,有些东西注定是和升斗小民毫无关系的,一座小县里,有资格考虑这个问题的人最多不过是两三家,他们也不会作死了四处宣扬。对百姓来说,最大的也影响,不过是这几年来,很多人都吃惊地发现,江南这里,成片的良田都可买了,价格也远没有从前那样□□,这说明土地作为最恒久的一般等价物,其长远利益估值出现下调,原本的持有者们,已经开始调整财产结构了。

先行出售族产,再去异地置产、迁移,是一条思路,但这么做动静很大,因为很少有人能一口气吃下这么多的田地,一旦要拆分寻找买家,那就注定会闹得沸沸扬扬,惹来很多是非,现在江南一带流行的做法是进行田地置换——经过友人介绍,两家,甚至是三家、四家之间彼此调换田地,都是之江道、江南道的良田,出息差不多,但距离大概隔了三四个州县,在此时这已经算是很了不得的距离了,一般的百姓很难走出这么远,更谈不上认出原本也不熟悉的乡人了。

如此调换迁徙之后,新来的地主,也就抛弃了在原本田地上留下的糊涂账,或者还有更进一步的,那就是在调换田地的基础上再粗分一次家,这样一来,不论是强买田地也好、经营赌坊、放印子钱也罢……这些事情,现在已经没有被株连的危险了,经过迁徙、分家,原本出面操办这些事的族人,已经很自然的趁乱‘消失’了。

在新的土地上,和和气气地经营个十年八年的,一切全按敏律行

最新小说: 直播原神,古人全麻了 修罗场中心:黑莲花被心尖宠 道友,你在和谁说话? 谍战:一不小心真成了鬼子贵族 快穿:强制文男主竟是绿茶小狗 折春漪 痴傻十八年,开局创出修仙法 过湘江后,我打满全场,歼敌百万 神甲赘婿:这个赘婿的机甲有点狠 仙福齐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