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多个华人似乎用自己的鲜血建筑起了一面沉默的高墙:不论根本原因为何,上一次屠杀的直接诱因,是总督府对华人的蛮横役使,以及华人的过激反抗。总督强迫华人操舟出力,去攻打当地的苏丹,而愤怒的华人水手直接把尖刀送进了他的脖子。一万多人因此死去,总督府发现少了华人他们的生活根本无法继续,于是,现在双方各退一步,华人时常给总督府送礼,总督府也不再给他们摊派战斗任务。
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了下去,华工的人数越来越多,很快又有了数千甚至上万,涧内的规模比从前还有些扩大了,这里看上去就像是羊城、榕城、泉州这样的华人城市了,那些城市该有的店铺这里一样不少,当铺、估衣铺、海货铺、裁缝铺、香粉铺、香烛铺、棺材铺——黄纸就是他们贩来的、铁匠铺……
人们忙忙碌碌地在这些商铺中穿行着,过着自己的日子,看着和从前一样,随和而又勤劳,地位卑下的那些人,总是有些逆来顺受的样子,但是,弗朗机人不知道的是,哪怕是家事最普通的人家,他们家里也有一柄刀,也有一根长矛。
涧内城多了一个校场,到了难得空闲的日子,青壮们会组织起来操练武艺,这一天的吃食由城中的富商支持——如果有人真的以为华人容易遗忘,他们就错了,华人并非是善忘,他们更多的是易于妥协,更多的是无奈,没有办法,为了谋生他们必须来这里,家乡实在太穷,吃不起饭……
但,事情才过去二十年,谁真的能忘得了吗?谁不是怀着恐惧,战战兢兢地在异乡讨着自己的生活?谁不是随时准备着下一次排华屠杀的到来?许多人都议论着屠杀的起因,有些人是看得很明白的——没有办法,华人实在是太聪明,太勤劳了,这个世界就是如此,如果你又聪明又肯干,那些愚笨的、懒惰的人,就会感到自己受到了挤压,就会变得恶毒起来,他们不会反思自己,让自己变得勤劳,恰恰相反,他们想的是能把比他们强的人干掉,那就万事大吉了。
但华人如果不聪明,不勤劳,不去抢占别人赚钱的空间,他们自己该怎么生活呢?这是个近乎无解的问题,下一次冲突迟早要来,人们只能一边等待,一边准备,他们永远不会有在老家时那种心安理得的放松感——虽然老家这些年来也不太平,下南洋讨生活的人越来越多,但是这些老人很多都出来十年以上了,他们记忆中的老家局势总还算是比较安稳的。
人生世上,犹如海面行舟,只能随波逐流,暂图一日的安稳,不去想明日的风波。渔民们也有渔民们的豁达,就这样,涧内城再度繁荣了起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