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上的宗主国安南,其上层记载历史,用的全是汉字, 汉字在安南是一种尊贵的语言, 只被王公大臣们掌握, 理所当然, 占城的国主作为藩属国的统领, 也跟着学习了汉字,他身边的官吏虽然不太会说汉话,但也能辨别出汉字和它的读音。
“活!”
这是旗帜上的那个汉字, 红底活字旗!而人们很快就反应了过来, “是买活军!”
“是汉人中的买活军来了!”
“他们已经取代了敏朝, 取代了三宝太监的那个朝代了吗?他们已经强盛到了这个地步吗?已经能够重新组织如此庞大的舰队, 向南方巡游?”
整个占城港都为之骚动了起来,居住在占城港的汉人们一下就成为了社交活动的中心,他们的本地邻居和亲戚,都急于来拜访他们,向他们来打探华夏的变化:会重开朝贡了吗?什么时候,华夏已经改朝换代了?他们之前在哪里停泊?安南吗?占城人倘若谦卑地对待他们,他们会向从前一样,襄助占城人驱走安南,重新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吗?
最后这一点,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——敏朝的百姓,或许一辈子都不怎么会听说到南洋具体的地名,南洋的风云变换,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茶余饭后闲来说嘴的传说而已,但是,南洋的百姓,却必须对头顶那庞然大国的动向极其关心。
大国君主一念之间,南洋小国的风云也就跟着变换,大国强盛了,想要炫耀武力了,下南洋的舰队开出来了——占城人就因此得了好处,三宝太监基于自己的考量,曾在数百年前训斥安南国主,促使占城收复了失土,和安南成为相持之势,而敏朝对外政策的收缩,则直接导致了安南叛主自治,让占城重新沦为了安南的藩属国。
几百年了,占城的势力范围从原本的数千里,收缩到了如今只有占城港周围的几座城市,占人四处逃窜,去了爪哇、满剌甲,占人的君王,世代和安南的公主婚配,占城的辉煌似乎已经是过眼的云烟,但是,占城人心中还有最后的信仰——安南人迷惑不了他们的君主,国王的血脉还在流传,他们还没有放弃向安南人复仇的希望。
机会总是会来的,南洋的局势总是变换多端,不像是汉人的国土,能够享受长达数百年的和平,在南洋这座半岛上,安南、占城、真腊、高棉,你方唱罢我登场,此起彼伏互相攻伐,几大族之间彼此都有洗不清的血债,但谁又都无法彻底灭绝了谁。
相持阶段漫长而残酷,占城和真腊之间的战争就持续了数百年,战争刻印在了吴哥的大小佛窟里,刻印在了占城人的庙宇之中。只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