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很贵了,看来摆食摊实在是很赚的,其余几个都是农闲时出来做工的,有些是建筑队,有些在码头做搬运工,凭力气干活罢了,来云县这里,是因为云县人工虽然差不多,但福利好,吃得好,还能开阔眼界——虽然嘴上都是谦逊,但只看穿着、行李,就知道大概也不是一日二十五文的低级小工,是有些手艺在的。
还有一个年轻人,他是来云县的专门学校做短期进修的,“我们县里的农具,尤其是那些插秧机、脱粒机什么的,都要俺们去修,明年的新机器也得先摸摸看看啊,县里派俺出来的,学了三个月,等年后我还要在县里自己开班教他们那些修理工呢。”
会敲敲打打,修修补补的手艺人,在哪里都被高看一眼,难怪他虽然身形清瘦,穿着朴素,但怀里也是抱了一个木盒子。这个木盒子,似乎成为判断一个人混得好不好的重要道具,舍得花一两银子给家里人买补品,而不是在千金堂门口就把它卖了——甚至还留下木盒子的,一定是有点家底,有点能力。
阿霞因为只背了一个背篓,没见木盒子,而且额前还有纱布,又是女流,其余人并不怎么和她搭话,自己热火朝天地聊着云县和家乡的变化,不免就说到了这个马车,那胖子眉飞色舞,笑道,“这个马车好啊!不瞒老兄们,我娘身子骨实在是弱,走不得路,又受不了颠簸,一上车就吐,自从嫁到俺们村,二十多年了,没有出村一步。要说把她接出来享福,实在是没法子想,她也不会骑驴,难道雇轿子抬她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