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民,只要能穿着这样的衣服,用着这样的抽水马桶,似乎也比国公府的女儿,要更有体面——更有尊严得多!
只是这样的心思,当然是不会说出来的,便是姐妹间,也说不得这样的话,七娘指着前头的招贴,道,“服装店是在这了,挑了个衣服的牌子出来,他们这就是有一点,什么都是直通通的,也没个委婉的名字。茶室就是一杯茶的模样,上头还画了三个弯弯曲曲的东西,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。”
说话间,几人便推门而入,里头已是有了些亲眷正在赏鉴,见到她们来了,都是笑着招呼,九娘此时则已经是双眼放光,敷衍了几句,便迫不及待地四处观览了起来,口中直道,“原来现在买活军的衣衫,已经有了这样许多的样式——”
“这个纽扣子的外衫,我怎么还没见人穿过呀,直是别致得很——”
一时忘形,竟是全忘了国公府女儿家的仪态,引来旁人侧目,七娘见有外亲在此,正要暗中提醒几句时,便见到几个女伙计走上前来,笑盈盈说道,“贵客,若是喜欢的话,要不要试穿一下呢?”
第294章 带路党是这么诞生的
试穿?
和这家店的陈设一样, 这个新词儿,对于七娘、九娘来说, 也是闻所未闻的。事实上, 如果不是今日来逛商场,两个小娘子可能一生也不会走进成衣店里。因为成衣店在此时,多是专卖从当铺、百姓手中收来的二手衣物, 也有叫估衣铺的,便是偶有新衣出售,也多是客人因故未从布庄、绸缎庄取衣物, 铺子收不到尾款了, 便转手给成衣店,回些本钱。
正经的百姓人家,大概一年能做一两身衣服, 便算是很殷实的了,他们多是去布庄裁几匹布来, 家里娘子心灵手巧的,便回家自做,这样余下的碎布料还可以攒下来做别的用处, 百纳布做手帕,做小衣裳、鞋底, 都很实惠。
但若是家里没有女眷, 又或者女眷做不得针黹, 那布庄也有裁缝, 额外付手工费, 到时来取成衣便可, 不论如何, 量体裁衣是一个必须的步骤, 便是人来不了,那也要带了有记号的绳子过来——一根绳子,围着腰,掐一下,用炭笔点一点,这就是腰围,还有肩宽、腿长,大概知道这些尺寸,一件衣服也就有了。
富户人家的女眷,若是结识了绣庄的好裁缝,也会从绸缎庄子里裁了布,拿到绣庄去请人做。而如雄国公这样的人家,他们自己家就经营了布庄,行事自然便宜,管事每年按季都来家里请安,若有时新的好料子,也会带来孝敬,一年四时八节,总得给家下人都置办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