糜子粥吃在嘴里,稠稠的、滑滑的、热热的,有一股粮食自然的清香味,咽下去以后似乎又有一股虚无缥缈的甜味,这水样的东西,恰好有了咸鱼来搭配,便觉得不单调了,再间或咬一口热腾腾焦香脆响的煎饼,本是不安的心似乎也在进食中被慢慢安抚下来。狗栓昨日起的紧张逐渐消解开了,他突然想得很开:有什么大不了?都已经到县城了,乡里的人根本不敢出来,他们都没种痘,这时节哪敢往城里来?
好奇怪,一旦离开了李家村,原本天大的难题,仿佛便立刻变得很小,小得根本不值一提,不值得多忧虑一点儿,二堂叔、李老爷,这些原本在狗栓的想法里非常值得敬重,犹如天一样高大的人物,现在回想去却觉得各有各的愚笨,狗栓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惧怕什么——
这种事奇怪就奇怪在这,他的担忧是没有错的,李家村不能留,留在那是一定会被强行过继的,但在当地几乎无法扭转的东西,在县城里却好像根本就不是问题。就算宋牙婆不肯送走小妹,又如何呢?他们种过痘,有一把子力气,也认识痘大人,甚至还有几个衙役也是熟悉的,都搭过话,大不了去请他们帮忙,在海州寻个营生,慢慢再看机会。
怎么说呢……他没读过书,也说不出俊俏的话来,狗栓只觉得,走出李家村,天地也大了,心也大了。他现在心境竟很安详了,甚至好意思再添一碗糜子粥,不再是如从前去别家做客时一样,一口吃的不敢多要,生怕被别人看得轻了。
“是这么回事,你们阖家也要去。”
宋牙婆大概是早猜到了,这也不是什么难事,他们带的破烂家什也实在是多,俗话说烂船也有三斤钉,锅碗瓢盆都是舍不得丢弃的,甚至连地窖里的白菜把好的几颗都担来了,还有几件烂棉袄,都是长辈留下来的,其余的衣服倒没有多的,百姓人家,不可能有太多的衣服给你去换洗。这不像是送小妹走的阵势,像是要阖家投奔。
“是好事!”她是赞成的,“你这小伙,我瞧着你们一家面相都机灵有福,早该想通了的,要我说,若船足够,咱们都该去了是好,我告诉你,买活军那地儿,比太山还好,去一次云县,比太山的香会还要开眼界呢!又是积福的事情——你很该和你哥一起先入个会,到了云县那里有得你的便宜!”
她是非常虔信白莲教的,而且因为这份虔信,深觉自己把女孩子往买活军那里卖是做善事,宋牙婆和他们同路下乡的时候,不知多少次给衙役们讲自己的道理:以前把孩儿们卖给别家做养女,卖给那些草窝子,难道不知道女孩儿在里头吃苦吗?但除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