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其中的框架,‘合适’的框架,也能让人痛苦。
到买活军那里去!
若说在那之前,她所感觉到的只是日益增长的绝望和痛苦,甚至因为了悟了世上还有人如此自在的生活着,因而比原先更加厌世的话,如今,王琼华心里,焦切的渴望便盖过了一切情绪,她不得不调动全部城府,才能继续若无其事地生活——在看到《告女娘书》以前,王琼华从未想过自己有一日也能去到买活军那里,但这份报纸让她看到了希望,忽然间,生活便更加令人难以忍耐了,如果不能在几个月内去到买活军治下,王琼华觉得自己是真的会发疯的。
“买活军真肯收我这样的人吗……”
她和报喜在窗前做针线时,便这样近乎耳语般询问着,“从前你干娘不是说了,我们这样的女眷,买活军的盐队是不肯收留的?”
“那是从前,年前私盐队那里就开会了,干娘说,有一整套章程那!你瞧她给我的报纸不是说得清清楚楚?”
报喜的声音也很轻,她们非常习惯于这样说话,哪怕是把耳朵贴在板墙上,都听不到一点动静,只有一些悉悉索索的声音,叫人疑心是壁虎在板墙上爬动。“都打听好了,他们的船停在水门码头,只要上了船,就是买活军的活死人,别人追来讨,除非是杀头的罪,否则都是不给的。”
“像我们家这样……”
王琼华之前就曾流露过对买活军的好奇,并且听说报喜的干娘私下已经皈依了白莲教,信奉无生老母在世谢六姐之后,曾托报喜向她的干娘问得清楚一些——小姐们虽然长年累月地被关在内院,但也不是对外头的事情全然不知,内院自有自己熟悉的消息渠道,三姑六婆是永远无法完全禁绝的。
报喜的干娘就是常登门的药婆,此外,还有城里知名的产婆古老妈,随常来说法的几个老尼姑,这几年来陆续都暗中信奉谢六姐。王琼华不止从报纸上看到买活军的消息,也能时常从探视她的兄长,以及由报喜来转述的内宅消息里,听说一些买活军的兵丁、商户,在姑苏城发生的事情。
买活军会带人回他们那里去,这个她很久一起就知道了,并且因此起了一点点小小的心思,而报喜和她从小一起长大,互相非常了解——王琼华也就这么一个丫头,随便一个小姐房里都有七八个丫头的,那是累世公侯之家,饶是如此,每年的月钱也是沉重的开销,多是勉强撑着架子。
王家虽然有钱,但已经有钱了许多年,人丁繁衍,王琼华同辈的小姐便有十几个,还有兄弟们,他们家四五代同堂,排场上来说,未出嫁的女孩子,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