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读书人的心了吗?
“恐怕不是。”
没想到徐先生等人很快便苦笑着答道,“以我们的猜测,此事或许和报纸有关——不过,六姐为何召见沈太太你,老朽等也都是一片茫然了。”
报纸?沈曼君更迷惑了,这东西和她能有什么关系?总不成——
她几乎要失笑了起来:总不成谢六姐强要她入去当那个劳什子编辑吧!
第165章 宵衣旰食(上)
前前后后, 算下来沈曼君已在买活军治下住了有四五个月了,她逐渐地习惯了和陌生外男共事——不论是走上讲台当老师,还是在办公室的另一角坐着许多男同事, 甚至偶尔还能说上几句话,也不会招来旁人异样的眼光,这种种的改变,若放在吴江那都是不可思议的。
沈曼君自己也有个抗拒-接受-习惯的过程,一开始极不自在, 只是形格势禁, 抱着豁出去的心理勉强忍受,到现在反而觉得,倘若是在买活军治下,那也没什么大不了。因为外头的顾虑在这里是不存在的——倘若有男人敢对老师或同事展示出‘非分暗示’,那买活军就会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。
大多数能来云县这里上课的学生,都是为了谋生,真正的地痞流氓刺头儿,才刚刚伸出一点爪牙犄角,便在一轮又一轮的扫荡中被送到彬山去了, 光是沈曼君住在云县的几个月里,就见证了两次扫荡,甚至其中一次还将几个和地痞流氓勾结过的更士也送到了彬山。
凡是港口, 必定是三教九流云集之地, 治安也要比别处败坏,像云县这样,如此繁荣而治安如此太平清明的城市, 是沈曼君和丈夫生平仅见。就这一点来说, 在云县居住得也还是满舒服的, 不过,沈曼君今天还是有些不安,如果不是传信使者也是女娘,而且从学校到县衙的一路上都有女娘走动,大家依旧是谈笑无忌的样子,她将更为畏惧——她还保留了夜黑不出门的习惯,这是第一次晚上和几个男子走在一起,而且稍后还要坐在一起开会。
云县的县衙也是新修的,如今的云县和从前的小城几乎都没有什么关系了——原本云县的老城,最繁华的不过是两条街而已,里外数百户人家,现在的云县光是常驻人口就有二三万,还有频繁造访的客商、外地来讨生活的流民……买活军只留下了临海一面的城墙,其余的老城墙全都拆掉了,往外建了一排排方方正正的水泥院落,新县衙就坐落于其中。沈曼君一行人从学校过去,一路上都很繁华,时不时还能听到客舍饭肆中传出的哄笑声:这些小饭店,价格并不贵,味道又好,很多来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