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久到什么时候呢?至少是完全兼并天下,全然瓦解了儒教之后,因为,“六姐大敌,以今所见,不在辽东,不在京城,而在百姓心中,在那无形的三纲五常,在那儒教之中,此时天下未定,实不宜挑衅儒教,轻启战端。”
“此为利师故智,以利师高才,亦是在移鼠经籍中,删去了人人平等的经文,这便可见一斑。”徐子先的表情十分慎重,他一字一句地道,“与其公然论道,自限于口舌之争,倒不如以力破巧、另起炉灶,使其绝无可辨之处。”
啊,这话提炼起来不就四个字吗——‘我蛮夷也’……你靠讲理讨生活的,我讲不过你,那就干脆不讲了,咱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。等我用(暴)力把你统治了再说……
“亦免得空劳费力,学出多门,事从小处做,智从小处启,如此潜移默化,虽耗时日久,但,非如此不为正道。”——这就是说不唱高调,从细节开始,小处做起,民智未开,步子迈太大扯着蛋了……
谢双瑶心想徐子先的确很懂得斗争的艺术,不愧曾是半弃儒学的移鼠信徒,这思路打开的程度确实是她没想到的,不过这也说中了她的一些担心,在谢双瑶来看,她的一些理念,现在的活死人是完全不会接受的,因为他们从小耳濡目染的那些东西,完全和这些理念背道而驰。就比如说婚姻自主——这你和现在的百姓去好好的讲道理,别看他也识字会看报了,更大的可能是一唾沫喷死你,婚姻自主?那还不乱了套了!婚姻自古以来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!没有让小孩子自己乱搞的道理!
用魔法来对付魔法,确实是最省力的办法,如此,双方就确立了道统暂时的核心:科学唯物、人人平等。更进一步的发展,自然是随着领地的扩大,产业链的升级不断再丰富,现阶段,暂时还是够用就行。徐子先也确认自己在吃透了教材之后,有能力给出一份‘聊堪使用’的稿子。
当然,徐子先的稿子不会是最终版本,他承担起草的工作之后,谢双瑶再来修订,之后还要经过高层的学习和反馈,最终再形成教材,往下推广。这里预计是要两到三年的时间,也不算很久,买活军现在的地盘毕竟还是有限的,并不是迫在眉睫。而期间如果还能遇到质素和徐子先相当的ssr,谢双瑶预备让他也出一版方案——成熟的甲方都喜欢比稿。不过,倾城与倾国,佳人难再得,能不能再打捞到一个心胸开阔、知识渊博而又具有高洁情怀的ssr,谢双瑶心里也没底。
徐子先本人对这个比稿计划也并不反对,甚至还遗憾地表示自己夹袋里的确很难掏出更多的人才了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