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未知,视为可被探索的谜团,只是暂且没有掌握,但不能用‘神仙’这两个字做‘万能回答’,这是一种逃避。
徐先生当然不是逃避的人,此刻,他似乎已经将谢双瑶当成了一个博学的,从未来到此,掌握了更多知识,有一些非凡之处,但大体来说和百姓们也没有什么不同的——人,依旧值得尊敬,值得重视,但却无须太过畏惧。于是他注视着谢双瑶的眼神里,便多了一些因年长而带来的慈和。
“那么,老朽便又有一问——若以格里高利历来计算……六姐来自多少年后的将来呢?”
他的眼神又落到了那精妙的机器上,徐子先的语气有些难以察觉的期待和忐忑——他似乎在估算着文明的速度,估算着自己所能接触到的发展的极限。从此刻连铁器都难得,从合金字模都稀有,私人藏书上千册书已是稀有的敏朝,发展到谢六姐随手一甩便是数千教材的未来,需要多少年呢?一千年?一千年恐怕也还不够,两千年?三千年?是否是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时间长度——
“嗯……从今年开始算的话,其实也就大概四百年。”
四百年!
这数字极大地激动了徐子先,他的双目愕然睁大,像是完全没有预估到答案,四百年——仅仅是四百年?
谢双瑶不知道该怎么给徐先生科普螺旋式发展、摩尔定律这些概念,只能简单地说,“您还是低估了全民教育的威力——当然,也不止这个,只能这么说,咱们现在就处于一个很高速发展的阶段,这个东西它不是按时间线性发展的,有点螺旋上升的味道——”
徐子先或许听懂,或许没有听懂,他已经完全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里,迅速地问着,“那么,那么四百年后——我中华还是如今衣冠么?一切,还复如旧吗?是否已如吕宋,如安南——落了个为西洋人摆布的下场!”
“啊?”谢双瑶很少这么吃惊过,主要是这话怎么也不该有徐子先来问啊,“不是——这原来您也猜的到啊,西洋人没安什么好心——”
但她也迅速地理解到了徐子先的无奈——不错,西洋人的狰狞面目,难道他们原本没有一丝一毫的感觉吗?信奉了移鼠,便等如是要在千万里之外,多了一个教宗作为领袖,政教那含糊的分界线,难道在自己的那篇文章之前,士大夫们就没有一点感悟吗?
明知如此,却依旧接触宗教,信奉移鼠,只是因为毫无选择,在儒教中再看不到一点希望,不得不与虎谋皮,只为了汲取一些新鲜的养分,寻找一种新的可能……哪怕是幻想,哪怕是几乎注定的失败,却也比完全的绝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