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家还在这东海混饭吃,买活军就有得是办法叫他们连本带利地吐出来。
“这倒是好办法。”他没有吝惜自己的夸奖,“不管是现银还是货物,总有东西担保,就少了许多疑虑,货物交割和银钱交割是分开的,这一点尤其好。”
这是真正接触过如今的海上贸易才有的见地,卖方是见支票给货的,关于兑付和□□的疑虑,都被买活军官方承揽了过去,这里就省了无数的担惊受怕,要知道,在别处,很多海商根本不和陌生人做买卖,为何?就是怕你拿了货不给钱,或者给假银子,仗着背后有靠山,可以拉偏架,堂而皇之地来贪你的货!
哪怕就算兑付的白银不造假,贸易也顺利地进行,现在很多商船做生意也都是做两手准备的——既要做出港后被抢掠的准备,有时候也做准备出港后去抢掠别人,一艘船能在港口赚到多少钱,由许多复杂的因素共同决定,包括但不限于东家的精明,船只的火力,背后的势力以及莫测的运气。海洋贸易的利润的确惊人,但这种钱真不是人人都能赚。
当然了,被抢掠的顾虑,在云县也还存在,但除此以外,别的疑虑都被扫空,那商户顿时就觉得生意很好做了。货物交割、验货完成之后,有了双方的签字,才可用支票取钱转账,而买活军作为官方的确也大公无私,他们自己内部都经常清扫吏治,调换主持贸易的吏目。
难怪云县港口这么多船只停泊,恐怕长溪县的船也不会少……郑地虎心中发紧:这又是十八芝很难学习的办法,而且极为有效,恐怕长此以往,云县、长溪县……买活军的港口,将成为远东贸易的乐土!而买活军这里,别看千辛万苦地撮合交易,好像没什么收入,但他们来钱的路子,便是郑地虎粗看就有两条,第一条,是那种刚把货搬入仓库,还没来得及出售,便以支票卖货离去的商家——他们等于是将自己的货物以扑买底价卖给了买活军,割让了这部分的利润,而这里的赚头可就不好说了,多起来翻倍都是有的。
哪怕便是这部分的货物,都是平进平出,买活军光是从交易中抽头也赚得盆满钵满了,更不说物资如此丰富,对一个政权来说意味着什么?
就说今早,那踏着长板汇入关内的人流,不都是十八芝渴望的人口百姓么?他们实在需要人口在鸡笼岛拓荒种地,但哪怕是老家泉州晋江也很难找到百姓们,老百姓们安土重迁,不是几句话便会抛下一切和你去闯荡的。而要说五湖四海那些活不下去的流民……却又觉得不是同乡,恐怕人心不齐,不好管束……
但买活军是不介意这些的,他们本就是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