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甲板,“这么快就到了啊——船怎么还是这么多!”
天真的张宗子兀自还兴奋不已,并不知道这种堵船现象,对急于上岸的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,他完全沉醉在这壮观的景象中,更为这幅画面中蕴含的生机而激动得只能张着嘴无声的尖叫、大笑,倘若他的教育允许,张宗子会上蹿下跳来宣泄心中的激动。不过即便是此时,他也已很嘈杂了。
“没见过码头吗?”就在他身边不远,邻船的舱门也打开了,一个穿着厚棉袄的貌寝女娘钻了出来,毫不客气地用北方官话呵斥道,“天还没亮呢!也让远行客们多休息!”
随着她的说话,舱内接连不断地涌出了穿着破袄子的高大女娘,好奇地打量着张宗子,其中不乏年幼女童,张宗子反而被她们看得不好意思起来,讷讷地赔着不是,逃到徐先生身后去。那貌寝的女娘哼了一声,不再搭理张宗子,而是转身神气而熟练地指挥起了女娘们,“先去吃饭,随后有舢舨接我们靠岸,收拾好行囊……”
“这是——”徐先生也有些好奇。
路过的买活军小头目伸头看了一眼,“东江岛的女娘——第二批到港了,那是第一批的,特意来接她们。”
他吼了一声,“喂,毛荷花!”
那貌寝女娘回头看到是他,忙笑着招呼,“向上大哥!”
两人隔远聊了几句,毛荷花去吃早饭了,谢向上介绍道,“这是东江岛毛帅的义女——东江那里,辽民缺衣少食,很难活下去,我们买活军便收容她们来做工。”
他的语气轻描淡写,但徐先生和张宗子都听得很动容,张宗子从未想过北方的百姓是如何度日的,直到他见到了毛荷花一船人,忽然间,饱受战火蹂.躏的辽东似乎和他建筑了联系——毛荷花和这些女娘们,她们说的是他能听懂的话,仿佛便成了他关心的人,而张宗子忽然发觉,便在千里之外,还有许许多多和他说着一样话语的同族,正生活在困苦之中,只能远渡大海,来寻找一线生机。
“啊,舢舨来了。”谢向上却似乎是习惯了这种感慨,只是介绍了一句便焦虑起来,“你们也看到了,这里要上岸的船太多,要么是在船上等,要么是坐舢舨摆渡过去,但舢舨也有限——喂,这里来!我们这有数学专家!”
几艘舢舨正依序往这里划来,一路上颇多船只招呼,但数学专家这四个字似乎拥有别样的吸引力,舢舨向辣椒号慢慢地摇了过来,有靠岸的意思。刚才去吃饭的毛荷花咚咚地跑到甲板上,“大哥!我这里有许多孩子呢!”
孩子不管在什么时候,似乎都是应该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