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不绝地涌来,不管怎么样,反正少不了他的用度。
这样的日子,能享受一日,为什么不享受呢?江南那些地方,由得她慢慢去吞吧,一年一两个县,可以喂养好几年呢,听说谢六姐从不亏待跟随她的人,朝廷也算和她做了买卖,应该不会太吃亏吧。
能少死些百姓总是好的……
要不然干脆封她一个护国天女算了……
如果买活军能解决东江岛的补给问题,辽饷至少可以减征一半以上,但要不要减这么多呢?
是不是该挪一部分银子出来,至少试着从买活军那里偷学一点练兵的办法……
种种想法在心头浮浮沉沉,睡意倒一直没浓,这一阵困头过去了,皇帝有了些精神,懒洋洋靠坐在榻上,寻思了一下那个多联骨牌猜想验证器,又觉得这样的好东西还是明日再来钻研,入睡时都有期待,便随意地道,“今日带回来的报纸呢?还附了一份手抄本的,对,就是那个《吏目参考》——念给我听……算了,还是我自己看。”
他取过了一叠麻纸,先读标题,“谈谈我们为何不能用恐惧和迷信统治百姓……哈!有趣!竟还是谢六姐撰写,太有趣!”
皇帝一边笑一边往下读,他的笑意很快就消失了,脸色也逐渐严肃了起来。
这一夜,乾清宫的新式蜡烛熄得很迟。
第125章 东江岛的粮来了
“有船来了!”
“有船来了?”
“还是艘大福船!”
几乎是一大早, 东江岛居民便轰动于这个新消息,从码头到军营, 再到深处以地窝子为主的居民区,都有孩子以嘹亮的声音,半是咏叹半是歌唱地叫道,“船来啦,船来啦,粮来啦,粮来啦!朝廷的福船来啦!朝廷的军粮到啦!”
“粮来了?”
更多的头颅从地窝子里冒出头来了, 多数是蓬乱着头发,也只肯探出一个头,更多的是没有探出来的, “喂, 小孩,你听谁说的粮来了?”
“兵爷们说的——老大的船——他们说那叫福船!兵爷们从船上往下搬粮食,一袋袋, 好香呀!袋子漏了,滚在地上, 我们抓着吃,你看——金灿灿的。”
这里的孩子多数是很瘦小的, 又分外的调皮,张开手给大人看掌心的那金黄色的圆粒子, 又很快塞到自己嘴巴里,夸张地咂摸了起来, “好香啊!我去拿给我娘吃!”
“哎, 你等等你等等——臭小子!”
地窝子里时不时地便响起了一阵笑骂声, 虽然粮食还没有发到手, 但听说了这个消息,众人的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