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做买卖的人了,什么买卖她都稳赚不赔——这还不是本事,最大的本事是她能把棋走到这一步:和她合作便大赚特赚,而若是和她敌对,甚至只是保持冷淡,都会让人感到有难以忍受的亏损……
谢六姐是不是神人,这个在皇帝看来是毋庸置疑的,那些西洋人若真有所谓的短波电台,还会像现在这样恭顺吗?恐怕不会,他们还会发疯地想要收买手表,甚至请求皇帝赐予吗?也不会的。正是这些东西构成了一个强大而不可侵犯的买活军形象,谢六姐有了船,自己也在造船,从这一点来说,她似乎就比皇帝还要更有权力,至少这是皇帝现在办不到的事,他没有钱,也说服不了大臣们。
她显然还拥有在大海中随意航行的能力,在大海上随时和船只交谈的能力,火力压制所有敌军的能力……她还会多少?她还藏着多少?这完全是……是个未知数!
皇帝不知不觉地应用上了买活军的新词儿,朝廷真的能承受和谢六姐开战的结果吗?再多一个无法剿灭的敌人?
他压根就不会抱着打赢的希望——他太清楚手下这些武将了,也不能怪他们,没有粮饷怎么养兵呢?没有兵怎么打仗呢?敏军已经失去了能赢得战争的传承,便是退一万步说,回到立朝初期,那些还能打仗的兵员都到了现在,去打建贼,打闯贼,那或许还有些微赢下的希望,但和买活军?
代差战争,这个词真的好,太形象了,代差战争,这根本就不是一场公平的较量,莫看现在双方的领土规模有极大的差距,但在皇帝来看,战争将是买活军单方面的碾压,这就是代差,买活军的‘单位产量’要比敏朝更高得多了,以至于国土的‘面积’在此时几乎都可以忽略……
谢六姐已经在称量的一端堆了太多筹码了,开战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选项。甚至这样的份量让皇帝开始愿意重新思考一个问题,那就是大敏会不会就亡在他的手上。在此之前,他一直不愿去想这些,只是因为心底其实是有答案的——皇帝一直觉得,如果他活得足够久,再活十年、二十年,那么总有一天,他要么就是南迁去金陵,要么就是和建庶人一样一把火把自己烧死在宫里,这北面河山,恐怕的确是很难守住了。
即便是知道这些,又能如何呢?他实在地什么都做不了,什么也办不到,他就连在宫里骑骑自行车的自由都没有。当皇帝登临上九五至尊之位之后,不过多久他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——他成为了这世上最有权力而又最无能的人,少了阉党的帮助,他什么都办不到,而被他的太祖粉碎分担的相权,并未因为执掌的人更多而更好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