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说所有的人口按理都要听从买活军的安排出去做活,但这样的话显然不可能百分百地落于实际,目前来说,买活军采取的是灵活的政策——若是家里有个人不能出来做活,那么便要一天扣五文钱,按他们说,这是买活军从做活的人身上得的利,如此一来,譬如家里人口多的,十几个人,每个人匀一匀这五文钱便不算什么,而家中只有一两个人口的,或者经济不好的,便还是要去买活军那里领活做。
而开铺子的商户也发觉生意不像是以前那样容易做了,他们聘用的伙计,除了给开支之外,也还要往上交占用了人口的钱,这笔钱是划算在好处费里的,是以他们在扩张人手时也要谨慎的计算成本。
不过,即便如此,民间托儿所也还是开得很火热,被送到官方托儿所里的孩子并不是非常多,一间托儿所大约四十人左右,按年纪分了班级,大约有四个老师,还有两三个勤杂工,一个看门的。此时都正看护着孩子往外走,还有些孩子是被抱着走出来的。再加上排队等候接人的家长,院子里乱哄哄的,庄嫂子买完菜,张望了一会才瞧见周小娘子,她牵着儿子,抱着女儿,正吃力地往外走。
“雷姐!买菜呢?”
庄嫂子在纺织厂是雷姐——纺织厂是要求她们以自己的姓名互相称呼的,她们两个人吃力地会合到了一起,两个孩子跳着叫了‘雷姨姨’,他们都很喜欢雷姨姨,因为雷姨姨时常带来好吃的。
“嗯,来买点晚菜,大宝,你瞧姨姨给你带了什么?走,上你家吃去!”
在周小娘子的客气声中,雷姐不由分说的将她们带回了她的租房,顺带着和房东打了招呼——她时常过来坐坐探望,表示周小娘子在本地也是有朋友有靠山的,同样是本地人,房东也知道庄家是香烛铺子的东家,便不会太欺压周小娘子这个寡妇。
这套房子的地理位置还算是优越的,距离托儿所不远,也很适合寡妇来赁,因为屋主就是老寡妇,这套房子原本是一个姓葛的吏目租的,也带了孩子,现在她们全家都搬到云县去了,房东便将屋子隔了出来,专租给带孩子的单身女性,虽然租户彼此间也难免口角争吵,但却从未有过空房——现在买活军治下,带孩子离婚的妇女很多,她们中也有不少搬迁到别的县城生活,避开来自前夫家的骚扰,或者是来自娘家的意见。霍家的徐娘子搬走了,云县、许县也都会有人搬过来。
“怎么隔壁又搬来新人了?”
看门口还搁着箱笼,雷姐不由问,周小娘子说,“原来那个说了一门亲,搬到夫家去了。”这屋里的住户腾换得很快,因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