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人来剪烛花,至于斟茶倒水, 则众人随手为之, 黄太太很快便发现这让密谈变得方便了许多。
身为锦衣卫家的主妇, 她对这一点是要比别人敏感的,说实话, 连黄太太自己都不知道家里的下人到底有多少真正值得信任, 但在从前的生活里,她又的确离不开这些无所不在的下人——木造的屋子, 隔音一贯是很差的, 里间一律都是板壁,上头是横梁贯过,想要真正密斟, 除了压低音量, 便只能将下人们打发出整座房子, 但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有人悄然潜入隔壁偷听。
但在水泥房里, 隐私便成了触手可及的事情,水泥房的隔间也是砖墙糊的水泥,上头再涂的□□腻子,这一点从墙的厚度就能看出来,最妙的一点,是屋顶也是水泥造的,虽然不免较为低矮,但如此一来,只要合拢了屋门,声音便不至于外泄,黄太太在客栈房里便意识到了这种设计的好处,下人们一退出去,夫妇二人便可以尽情彻夜深谈,也不虑被人偷听了去。
而她此刻也终于明白,为何在买活军民间,男女并肩而行,举止亲昵(白日所见那对男女,虽然肢体没有接触,但彼此说话多了一些,在黄太太的标准里便也算是举止亲昵的),众人却也不以为意了。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,定然都是从这些买活军的兵士身上学来的——这位陆大姐是妙龄少女,尚未婚配,但也大大方方地和谢向上这个单身男丁来找他们夫妇吃饭,还关起门来密谈,不论是她、谢向上,还是进来上菜的店小二,都表现得相当的自然,而这在外间近乎是不可想象的。就不说触犯了多少禁忌了,在外间,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,人们压根不会去讨论它有多么的可怕。
虽然才止抵埗半日,黄太太已开始用‘外头’来喊她来的地方了,她发觉买活军治下最大的变化,也是最值得注意的变化,便是他们这种宽松异常的新礼法——这些事在她看来比仙器要重要得多,但黄大人之前根本都没提,在‘外头’完全无人在意。
但正是这变化让她在此处感受到了一种心惊胆战的舒适与快乐,有一些她觉得荒谬而无法理解的规矩,在此地被自然而然地废弃了,她又喜欢这样的自由自在,却又为自己的喜欢感受到隐隐的畏惧。
“衢县和江县去年都种上了六姐稻,虽然只种了一季,但因为亩产翻番,而且还套种了大豆、冬小麦,又没了以前那要命地租的缘故,大部分民众的日子也都还是好过得多了。扫盲班开得也很好,浙南虽然和闽北接壤,但民风便大不相同了,之江道的百姓更为好学,哪怕只有一点余粮,也愿把孩子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