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洗过了澡,就想要跪下叩拜,但又被迅速地喝止了,“地上脏的很!六姐最讨厌脏的人!”
“叔叔!”
“舅父!”
亲戚们隔年相见,彼此自然喜悦,尤其这个弟弟又骑来了这样的仙器,足证他在本地相当的受到重用,在欢声笑语中彼此稍微厮见过了,王弟弟又火急火燎地把自己的小儿子塞到亲眷们怀里,“大郎,您先照看着弟弟,我这有点公事要去码头,稍后你们住下了我来找你们!”
说着又偏腿骑上了‘自行车’,往码头疾驰而去,口中还喊道,“葛吏目,葛吏目!葛爱娣!你别一见我就跑!师公你都不认了吗!我问你我们衢县要的棉花到底什么时候能发,你不能只顾着临城县的父老,便不管浙江道的乡亲——”
码头那里有个女吏目便不得不停下了脚步,满是无奈地等他过去,众人的眼神也都跟了过去,除了黄大人,其余人的下颔几乎都是不可置信地微张着的——已婚配成家的体面老爷当众喊别家女眷的闺名!这在外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。而王家人显然吃惊于自己的儿子/弟弟/舅父/叔父……何时竟成了这样一个孟浪急躁的人!甚至或许已开始怀疑这葛吏目和他或许便存在了什么不正当的关系。
但这怀疑很快便因为葛吏目的长相被打消了,或许也因为两人对话时那……正常到奇特的氛围。说正常,是因为他们的交谈似乎并不发生任何性别的关系,葛吏目和王弟弟的交流开始是客气的,随后迅速转化成争辩,两人都争着往外说数字,并且试图争取走来旁观的几个同事的理解,随后便又都激动了起来——但可以听得出来,他们的矛盾总的说来和到港棉花的分配有关,而这无论如何也和男女之间的事情没有关系,以至于虽然他们正在彼此对话,但观感上这似乎也并不触犯什么禁忌:既然衢县要棉花,王弟弟代表衢县而来,而葛吏目又管棉花,他们的交谈哪怕在老妈妈来看也似乎是很正常的。即便是将葛吏目换成一个男人,或者将王弟弟换成一个女娘,他们的对话也不会因此发生任何改变。
但奇特也就奇特在这里了,这种正常的对话在外头是非常奇特的,因为在外头似乎并没有一个能管到港棉花的女吏目,也就没有任何女人能和男人展开关于公务的对话。男女间的对话似乎被赋予了一种极特殊的意义,那就是倘若他们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,或者是法律上的从属关系——夫与妻,主人与仆人,那么他们的对话天然地便仿佛就是不道德的,哪怕是极为冠冕堂皇的对话,背后仿佛都藏了关于性的暗示与应答。
当这种公认的规矩被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