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就会转向队里的二号人物,必然是要在抵港之前为自己找到依靠。”
“这对她来说也很不利,将来若她后悔了自己签的那份婚书,也很难回头了。你对她自然是有同情的,我知道你的心思,你希望她能先到了买活军的治下,上了扫盲班之后,再对自己的将来做定夺,倒不在于和不和你在一处,只在于这般仓促,实在是可惜了的。”
黄大人所言,真如同是父母一般,设身处地为吴老八考虑,虽然两人年纪仿佛,但吴老八对黄大人已心悦诚服,不住点头,直道这是自己的心里话,请黄大人进一步教他。黄大人道,“此事可包在我身上,你们不妨先私底下定个婚约,由我来为你们见证,如此可安了她的心。但先不签婚书,等她从扫盲班毕业后再商议,若她到时候想法有了变化,又或是你觉得两人性格其实并不投合,那就解除了婚约,彼此都不耽误。到时她也能找到一份工作,又或是不想工作,去物色别的人家也很方便,便不像是现在这样,惶惶不安,急于找个依靠了。”
“至于说她上扫盲班期间的花费,无非小钱而已,便由我这里先垫付,将来若事成了,你付给我,便当是彩礼的一部分,若事不成,等她有了积蓄再还给我,也是一样。若你也觉得这般处置妥当,便由我的夫人出面和她说,你看如何?”
吴老八和周小娘子之间,其实就是少了个中人传话,他们两个直接议亲,彼此都尴尬,而且很多话不好说,听黄大人如此安排,如何不喜?连声说不用黄大人垫付,由他出也可,只是由黄大人借给她,这样说来也好听些。——他倒不敢说即便事不成也不要还钱,随数目不大,自己也不看在眼里,但未婚男女间有金钱赠予,传出去会让人疑心他们的关系,对周小娘子也很不好。
黄大人又道,“还有一点,便是外地寡妇到了买活军治下,会有个安家困难的问题,尤其是这种带了年幼子女的,若是没有托儿所,她们是无法出去做工的,这种在迁徙途中,为了找个依靠迫不及待说亲,到了买活军治下,发觉自己抢手,又后悔婚书签得吃亏了,要反悔,便会容易产生纠纷。吴老弟你是做这一行的,感触应当更多,我是建议你,以自身见闻出发,写一写报告,往上递去,这对你自然是只有好处的,我瞧买活军他们嫡系的兵丁,便很喜欢写这样的报告,我有个叫谢向上的兄弟,几乎每天都写,这个,我也只是说说,你随意听听。”
如此点拨,落入吴老八耳中,不啻于黄钟大吕,令他大有茅塞顿开之感,脱口而出道,“对呀!这就是陆大姐说的要政策!倘若有凭据可依,那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