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选大中小三种型号就行,大号写大字,中号练楷行,小号写小楷。”
“另外我还建议您买个笔架,方便毛笔使用后晾晒。”
晏汐把伙计推荐的都拿了一份,最后选了一刀竹浆纸,买了一块松烟墨。
“劳烦小哥,您在给我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和《三字经》各拿一本。”
“客官稍等片刻,我马上给你取来。”说着快步上楼取书。
伙计用油纸把晏汐选的东西打包好,掌柜则在一旁不停的拨动算盘。
”一共收您二两五钱四十三文,您给二两五钱四十就好。”
“欢迎下次光临,再会!”
晏汐把银子递了过去,拿着买的东西出了书斋。
难怪总说寒门难出贵子,就束修加上书本费一个月就要几两银子。
还有生活费,逢年过节给老师的孝敬,学得好还有以后的赶考费,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。
今天一共就花了近四两银子,买的用具还算不上好,晏汐叹了口气。
“还是要努力挣钱啊,不然连束修都要交不起了。”
晏汐买完东西觉得时间还早,打算去铁铺制作个老式碳炉,方便之后摆摊用。
现在有的炭炉大多是黏土烧制的,晏汐用来煮酸辣粉怕承重量不够。
到了铁铺晏汐把自己凭印象画的草图递给了铁匠,上面明确标注了大小,门的位置,还有防止炭漏下去的隔层,炭火烧完打开小门把灰扒出来,非常方便。
铁匠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炉子,听晏汐说做好后里面还要抹上一层黄泥,干了才能用。
这样不仅可以延长炭火燃烧时间,减少热量散发,也更好清理。
铁匠收了晏汐五百文定金,说是三天后来取。
出了铁铺晏汐直奔回春堂和香料铺,买了不少香料。
这时候的香料还没有人发现可以做菜,都是入药和制香用的,价格上也就贵了不少。
花了近二两银子买了一些桂皮八角孜然等,加起来还不到三斤。
东西买好了,晏汐背上背篓准备回家。
这一次没冯集,快到村口也没搭到顺风车,好在经过这么久的锻炼也习惯了。
“小姑你给我买的书呢?”
晏汐刚进门晏文就冲了过来,满脸即将要上学的兴奋。
晏汐心想希望你的热情能一直坚持,不要嫌弃累不想去。
这么想着晏汐也说了出来。
“放心吧小姑,读书怎么会比下地累,狗子去年进学堂再也没下过地,他娘还会给他做好吃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