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相及。
但是除此之外,
还有一种解决方法。
那就是跳出这个思维模式,
转换思路,既然不能从教育上入手,那就从音乐本身入手。
音乐并不仅仅是要学习理念,更多的是练习和实践,
多听多练才是最好的。
当然,
越是听一些顶级音乐家的演奏,进步才能越快,也更多更早的发现自身的一些瑕疵,然后给予改正。
沈彧这次公开课,选择的就是演奏,
除去插科打诨之后,不停的演奏。
像是召开自己的独奏会那般,去完成这次的公开课。
这并不是炫技,
而是这是他目前,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。
他的公开课,注定是和主流不一样的,
如果换做是任何一个人,甚至是额克里斯蒂安·托马斯,
如果将公开课举办成了自己的个人独奏会,
恐怕也会被同行所鄙视。
因为和他水准差不多或者有何少差一些的音乐家们,都会觉得他有些装模作样。
都是一个水平的,不过是多向前走了几步而已,
他们愿意来参加公开课,
也不过是想听听对方的对音乐的理解,借此触类旁通,
找到能够让自己更进一步的机会。
像是这种独奏会,有什么意思,
水平都差不多,有什么欣赏的必要性吗?还要用公开课作为幌子。
但是如果换做是沈彧的话,那结果就不一样了。
作为世界上唯一现存的音乐巨匠,
不论是这个全新的音乐体裁,还是沈彧的演奏水准,
都远远在他们之上。
从沈彧的演奏中,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灵感,
这对于他们来说,是梦寐以求的,比起沈彧讲课还要有效的多,
毕竟这是音乐巨匠现场演奏。
而像是魔音的这些学子们,还有直播间的观众们,
虽然对音乐的演奏理解可能不够,
但是在审美和扩宽眼界这个方面,也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。
所以,沈彧演奏完这首f大调夜曲之后,
他并没有停顿,而是再次来到了黑板的面前。
郑浦和在公开课前,专门给几位学生再三叮嘱,
要时时刻刻都保证,舞台上的黑板处于可用状态。
对于写满了字和曲谱的黑板,在不影响沈彧演奏的情况下,
要以最快的速度从舞台上搬下来,并小心妥当的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