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的话,究竟还有几分可信度?”
身旁的嬷嬷闻言,赶忙小心翼翼地应答:“周公公向来对娘娘您言听计从。当初若不是娘娘您出手相救,他怕是早被活活打死了。”
嬷嬷顿了顿,又继续道:“司礼监如今名存实亡,周公公在这般处境下,想必也是举步维艰……”
“难啊…都难……”太后喃喃道,“还是要早做准备啊……”
另一边……
杨崎刚从朝堂退下,还未及稍作歇息,便被老太太唤去了后院的佛堂。
佛堂内,檀香袅袅。
菩萨低眉垂目,那慈悲的面容上,氤氲的檀香仿佛凝结成一抹若有若无的泪意,在昏黄的灯下显得格外悲悯。
“听说山河关破了?”老太太死死地盯着儿子杨崎,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担忧。
杨崎沉默不语,脸上写满了凝重。
老太太见儿子不回应,心急如焚,赶忙又说道:“那国盛怎么办?他还在雄关呢,要不赶紧让陛下把他调回来吧,这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!”
杨崎眉头一皱,神色严肃地反驳道:“娘,您说的这是什么话!国盛身为杨家子孙,此刻就该挺身而出,保家卫国,怎么能做那临阵脱逃的缩头乌龟呢!”
老太太一听,眼眶瞬间红了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,声音也带着一丝颤抖。
“那能怎么办呢……他就在那前线啊!他从小就怕疼,稍微受点伤都会哭鼻子,这可如何是好哟!”
杨崎看着母亲那忧心忡忡的模样,心中一阵酸涩,却不知该如何开口宽慰。
国盛这孩子自幼体弱多病,一直被养在老太太身边,老太太对他疼爱有加,关怀备至。
或许也正是因为一直被呵护着,才养成了他纨绔不羁的性子。
若不是如此,他当初也不可能将人押去雄关,让何银树严加看管。
刚开始的那几年,他几乎天天往家里寄信,信中尽是哭诉边关生活的艰苦,字里行间都盼着家里能把他接回去。
直到他直接去信,让他拼出一番天地后才可回家,那信件才慢慢少了。
“不行,我要进宫,求见太后娘娘。一定要把杨国盛调回来。”老太太神色急切,执拗地说道。
“娘,您就别再折腾了。国盛都不是小孩子了,更何况雄关还有银树在呢,银树她可是个女子啊!您让杨国盛怎么回来?”杨崎一脸无奈,赶忙劝道。
老太太听了这话,原本急切的神情瞬间黯淡下来。
她长叹一声,歇了心思,嘴里喃喃道:“早知如此,当初就该让他走文官的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