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道。
刘谌这个人,楚凌没有看错。
其特有的出身,还有今下的身份,就注定他必须要紧跟皇权,才能确保自身权势与地位不受损。
让熟悉的人,去对付其熟悉的群体,这无疑是最好的。
再一个,刘谌有今下这种转变,楚凌知道这与先前的厚赏重敕有关,刘谌他不是一个人,他还有子嗣,这世上绝大多数做父亲的,谁不希望能给自己孩子博个好前程?
“陛下,臣觉得榷关总署所发边榷员额,于今下所处形势而言有些少了。”在楚凌思量之际,刘谌继续说道。
“特别是像北疆一带,经北伐一役大捷,我朝开疆不下千里,这与北虏接壤之地更多了。”
“尽管经此一战,我朝与北虏关系恶化,这势必会影响到两朝关系,但这种影响更多是在政治及军事层面,反倒是商贸方面或受影响,但臣觉得这种影响不会太大。”
“即便是讲一句不好听的,即便北虏中枢明确要封锁与我朝边贸联系,但是底下的群体,特别是那些部落,又会有多少会真的奉行呢?”
刘谌讲的这些,是件很现实的事情。
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与争斗,的确会带来很大影响与变动,但是有些联系,特别是牵扯到了利益,是不会受到影响的。
即便官方层面定调了,可底下的是否奉行,那还两说呢。
这就跟当初大虞关停边榷一个道理。
官方是关停了,但民间的走私却盛行了。
毕竟谁会跟利益过不去呢?
再者言,大虞治下的茶,丝,药等物,又是在北虏境内极受吹捧的,就这还不包括在大虞新兴的蒸馏酒,香皂,琉璃等物了。
刘谌讲这些,足以可见其私下的功夫有多大。
真正的肱股栋梁,就应在局势复杂下,找寻到对本国最有利的路,一旦边榷员额增多了,则中枢能获取到更多钱财,同时也能使参与边榷的群体,保持着一种竞争关系,从而带动国内的产业发展。
员额多了,需求大了,这必然是要雇佣更多人的。
至于说卖不卖的出去,那就看各自本事了。
“只怕卿对朕提出这些,想要表达的不止这些吧?”楚凌沉默刹那,笑着看向刘谌询问道。
“陛下英明啊。”
刘谌再度拍马屁道。
楚凌:“……”
刘谌哪儿都好,就是这见缝插针的拍马屁,有点不好。
“陛下这次主导的北伐,其实给了臣很大的启发。”
刘谌笑着说道:“牵扯到前线输送的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