差补怎能发财积功?
现在打的是大仗,大仗好捞功,水混好摸鱼,诸位,这仗苦是苦了点,但是机会大机遇多呀,至于差补啥的,大太监啥时候缺欠过,当时没有事后也会补上!
好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饪,好的鸡汤往往撒一点盐便可。
天亮时接到军令,晌午前第一支三千先锋便拔营北上。
这其实也是高第耍了个小聪明,大太监的军令五日内必达,可山海关到锦州那边有三百多里地,这严寒风雪天便是骑兵紧赶慢赶日夜兼程也是踩着线,何况还有步卒以及粮草及辎重,正常行军得六七天,无辎重的急行军也得干个四五天等于卡点到。
所以常宇给的五天太过仓促和紧急,高第担心大部队不能按时抵达,那就先遣一支先锋骑兵去报道,只要我五天之内到了就行,至于到了多少那是另一码事。
高第发兵的同时,远在千里之外的朝鲜汉城里一家杂货铺的后院飞进一只鸽子,伙计向前取了送进屋里,不多会店铺里走出几人匆匆往王宫方向行去。
王宫里,李倧的手在颤抖,声音也在颤抖,传金鎏入宫。
一封密信摆在金鎏面前,是汉子,他识的汉字,朝鲜贵族或者说文化人没有不识汉字的,但这密信上的汉字写的并不怎么好,甚至都不如朝鲜的官员写的好。
但金鎏却没有一丝鄙视之意,神情之激动之惶恐比之李倧更甚。
因为这是明廷大太监的亲笔信。
明廷有很多权监,秉笔的掌印的以及内廷四司八局十二监的掌印太监都属于权监,但大太监只有一人。
东厂的督公。
据闻年少,之前籍籍无名,这两年名扬天下!
大太监明确要求朝鲜王见信之时立刻传令出兵辽阳,速度要快,动作要帅,下手要狠!结尾几个大字更令李倧和金鎏胆颤。
从计复国,不从覆国!
李倧看着金鎏说,咋整啊?
金鎏挠头,这事咱俩搞不定得摇人。
于是乎李景奭,宋时烈也入宫了,甚至连张夜也被叫来了。
张夜市锦衣卫的特工,就是他护送朝鲜二世子回来的。
至于李景奭和宋时烈都是朝鲜忠臣,是的,他俩现在不是重臣是忠臣,说白了就是亲明派的大臣。
前文也说过朝鲜现在朝堂上亲清的较多,因为亲明的都被押到沈阳软禁了,如崔名吉,金尚宪金堉。
宋时烈也是亲明忠臣,但和李倧有嫌隙不想出山,只不过在俘虏多铎之后,他终于加入了李倧的幕后小团体。
王宫内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