氏的蛊惑下,可能会写下一封手诏,而要想使手诏拥有合法性,则需要外臣见证。
或许说杜太后已无力写诏,符氏让赵普与符彦卿前来,是想让杜太后口提面命,再由赵普或符彦卿书写盖印。
无论是哪种可能,符氏的行为都让赵德秀感到厌恶,乃至于痛恨。
因这一行为,是直接危害到了皇权。
想借用孝道人伦,迫使皇权对符氏一族做出退步?
在符氏的眼中皇室尊崇的孝道,已成为她手中的精兵强将——还真是五代遗风!
但纵算赵德秀渐渐想通这件事,如何妥善处理这一件事,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。
在赵德秀沉思之时,他看到了宫门处凤驾的出现。
王皇后身为后宫之主,张琼自不会阻拦她。凤驾入内停稳后,王皇后忙从凤驾上走下。
在王皇后焦急的来到身前后,赵德秀先是一礼,行礼之后,王皇后的声音就响了起来:
“晋王在就好。”
王皇后的语气中,慌乱夹杂着庆幸。
来延寿宫的一路上,王皇后一直回忆着历史上的诸多矫诏案例。
回忆的越多,王皇后越觉得这一类事,是她无法轻易处置的。
今赵匡胤不在宫中,王皇后能信任且依靠的对象唯有赵德秀。
察觉到王皇后的心思后,赵德秀率先问道:
“母后可曾将此事,呈报给父皇?”
赵德秀一询问,王皇后就连忙答道:
“东海郡君矫诏一事,吾已命人快马呈报。”
矫诏?
王皇后的回答,先是让赵德秀有些意外。
他本想着等王皇后到来后,通过言语引导一番,让王皇后帮他背书“符氏矫诏”一事。
不曾料到,王皇后的反应竟如此快。
意外的情绪稍纵即逝,现在有了王皇后的背书,他已可放手施为。
赵德秀一个眼神示意,王继恩就上前打开了延寿宫的大门。
大门一开,赵德秀与王皇后的身影,就在张琼的注视下消失不见。
寝殿中的杜太后,因身体乏累早已睡下。
为让杜太后养精蓄锐,好应付接下来的事,符氏来到了外殿。
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,符氏的情绪愈发急切。
“怎么赵普与父亲还不来?”
符氏深知今日之事,主打一个出其不意,时间拖得越久越容易生变。
愈发焦急的符氏,手中拿着一封诏书,正在宽广的殿内走来走去。
要不是不能轻易离开杜太后,符